本帖最后由 pyjyj5f40 于 2017-4-1 22:02 编辑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监控 评价内容与方式初探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监控教学质量,形成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监控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监控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三、具体的监控内容和措施 (一)备课的监控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备课的监控措施如下: 1、校级监控 (1)学校每学期两次检查教师的备课,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备课质量。 (2)总结并推广教师的经验,组织教师教案展示。 2、教研组监控 (1)加强教研组内的交流,开展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时矫正教学中的不足。 (2)通过教研活动,提高学科教师质量意识。 3、教师监控 (1)备课 总要求:备课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①教学计划:学期初,教师要制定出学科教学计划和周教学进度,计划要确定学期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做好课时分配,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及时上交。②认真备课:提前一周备课,教学目标、重难点明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详略得当有特色,教学过程要实用,有教后记和板书设计。 (二)课堂的监控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要在40分钟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各项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为此,课堂教学的监控内容如下: 1、校级监控 (1)坚持学校“随堂听课”制度,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并随时知道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做好活动后的总结。 (3)确保课程开齐开足,坚持按课表上课,调课必须由教导处统一协调,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2、教研组监控 (1)教研组内要加强教学研究,及时交流教学信息,改进教法。 (2)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活动。 3、教师监控 (1)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按时上下课,保证每节课的质量。 (2)明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精讲多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馈教学等多种手段,整合知识与技能,开发学生潜能,力求教学实效。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根据平阴县教研室对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4、学生监控 (1)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搞好当堂检测和学科单元检测。 (2)学期末,各班班主任结合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并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三)作业的监控 作业时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控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部分。学校每学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评定等级。并即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交流,推广教师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优秀作业。 (四)考试监控 1、学校监控 (1)学校对期末考试进行统一管理,指定统一考试时间、监考教师和阅卷人员。 (2)学科单元检测以学科教师为监控主体,独立出题、检测,并作出检测结果分析。 2、教师监控 (1)认真组织好学生考试,及时记录学生成绩。 (2)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期末试卷的质量分析,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可行的改进措施。 (3)做好试卷讲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上好专题指导课和补偿课。 (4)针对本组制定的学习目标,加强学习辅导,进行不定期自测。 四、监控评价方式 (一)教学听课 听课方式: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教研员听课、教研员与教师座谈,查阅教学管理和教学有关资料。 (二)学生学习水平测试 主要是通过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来监控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问卷调查: 总之,通过学校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些做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监控只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根本目的,一定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师生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教学质量监控从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实施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转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