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呢?从班主任自身方面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 首先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活动的认识是否到位;其次,班主任老师能否能科学地、合理地设计班级活动;再有,班主任老师能否灵活地、有效地组织班级活动。 一、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活动的认识是否到位 身为班主任一定要从主观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明确新时期班级活动的内涵、形式、意义。 1、班级活动的内涵: 新时期的班级活动是指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价值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向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2、班级活动常见形式: 班级活动主要有如下常见形式 (1)系列性主题班会 (2)活动性班级活动 (3)知识性班级活动 4)节日性班级活动 (5)教育性班级活动 (6)及时性班级活动 (7)学生自己组织的班级活动 (9)团体心理辅导班级活动
二、班级活动设计 要使班级活动取得成功,班主任不仅要对班级活动的内涵、形式、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还要掌握班级活动的方法与步骤,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只有“精心设计”,认真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班级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成效。 那么设计班级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一般的班级活动分哪几步进行呢? 1、设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要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要突出思想品德、社会道德、树立理想等方面的教育,明确为什么开展此项活动?开展此项活动要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 (2)时代性原则。 有时代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自主性原则。 每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从头至尾他们都在“动”,“动眼、动手、动口”,再到“动脑”、“动心”,然后完成从外在肢体感触到内在情感体验的转化,只有通过活动在情感、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没有情感撞击的“空对空”的教育是很难实现的。 (4)趣味性原则。 学生天真活泼,好奇爱动,班主任要在活动的“趣”上做文章。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设计活动前,必须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适合学生的年龄需要、心理特点。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学生的动情点,使他们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活动中来。丁榕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自己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 (5)创新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班主任的思维要活,内容要活,形式也要活。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教育内容,也会因为形式的了无新意而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开展活动时思路要“活”,要“敢想”,更要“敢做”。 讲创新性原则就不能不提“任小艾”。她的很多做法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她却做到了。 (6)、实效性原则。 要通过班级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如: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开展“生活小能手”比赛,针对个别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情况组织开展“不吃零食省下钱,爱心献给小伙伴”活动。 2、班级活动设计的三个过程: (1)主题酝酿阶段 主题的酝酿阶段是指主题的形成不是随意性的,不是走形式的、表演式的、应酬式的,而是要经过调查研究选取有时代特色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有明确教育意义或者能够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主题。所以说这个主题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称这个过程为主题酝酿阶段。 (2)创意与设计阶段。 主题已经确定了,下一步就是怎么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利用学生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开展班级活动,力求使班级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相互作用,共同为主题服务。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任课教师和班干部的意见,或者让他们提提建议。 一般说来,活动设计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地点、活动步骤等几方面。案例 (3) 检验阶段 设计方案基本成型后,先别急于实施。千万不要丢掉验证其合理性的检验阶段。 面对着方案多问自己几个是否 是否遵循了设计班级活动的原则? 是否做到了内容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是否做到了内容的创新性和形式的灵活性的结合? 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 是否有效的把握了班主任的“指导与放权”的度? 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主题的提升? 是否注意利用并善于利用活动中的环境、氛围、情感等因素? 是否注意了学生的安全? 是否对突发事件做好了预先的设想? 如果这些你都考虑到了,那么就可以生成可实施性的设计方案了。 三、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如果说,精心设计是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搞好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则是落实活动计划、开展好班级活动的有力保障。 1、班级活动前的准备阶段。 (1)根据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名称、活动主持人、学生参与度,并且落实具体的任务分工,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和器材的准备。 (2)班主任或班干部要把活动全过程向全体学生大致解说一遍,把活动所涉及的人、物、事、地等指给有关学生,明确任务。但是,具体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应该是保密的,不进行预演、踩排。在班会召开前,各个领到任务的同学根据任务悄悄进行准备,注意保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活动内容是新鲜的,产生的感情是真实的,达到的教育效果是深刻的。 2、班级活动的实施 (1)做好活动中的调整。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一起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说: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为胆小或者不好意思参与热情不高,那么,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加入,帮他们建立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你可以说:“老师和你一起来!”或者直接拉他走进活动中去。 (3)确保老师的主导地位。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这个班级活动的主导者。虽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老师绝不可以放任不管。也就是说,老师在整个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你要有办法、有设计的具体步骤,经常的回到你的班级活动的现场上来。尤其是出现偶发状况时,班主任更要处乱不惊,保持镇定的情绪、随机应变,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结束时,及时总结,提升主题,以强化活动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时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