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期待的心态聆听花开的声音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0:1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期待的心态聆听花开的声音
  
                                                                                                              杨屯镇中心小学   张春红
  记得一个优秀班主任作经验报告的时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多年以来我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
  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的心要像对待一朵花”。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认真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关注每一个心灵绽放的笑容。
  一、换一种角度看孩子
  我们了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吗?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又是什么呢?他们的微笑真是一种认同吗?他们今天做什么事最开心?如果我们对孩子不了解,回答这些问题是困难的。对于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换一种角度看孩子,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1、保持一颗平常心。有人这样说:没有不可相信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没有不可爱的人。确实是这样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只是阶段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如果过分追究,反而会起到强化的反作用,反之,适当的容忍和忽视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会在错误中成长。
  许多老教师们都有这样的感慨:遇到一些自己的学生,那些主动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的,往往是那些曾经调皮、淘气并经常受到你冷落的学生,而不会是你喜欢并常常表扬他们的那些学生。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真的不是好学生吗?我想,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教师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抱着这样一种思想,我们的工作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地转化学生,才不会犯事与愿违的错误。
  2、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处世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不会像老师那样丰富。一般说来,孩子在起始年级管教要严格些,如果过于宽松,到后来就会出现松散、任性,难以管教的现象。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低年级的学生,老师管教他们时无须说那么多“为什么”,只要一句“这是我说的”就足够了。到中高年级了,如果老师一味地严格,或者说严厉,孩子很容易就会有逆反心理。你越管的紧,孩子会越是不听话。因为谁也不会在吼叫的狮子面前舞蹈。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对他们多讲些道理,听听他们的意见,甚至可以让他们不时地开一段无轨列车,给孩子一点自主权。让孩子在生活中多积累一点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是大有好处的。
  3、德育不是“认错教育”学生犯了错,如果你不加管教,就难以让他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于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写“检查”,写“保证”。我以前也用过。但很快发现,孩子这次写了“我保证下次……”,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写“检查”,往往不过是教师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写“检查”其实是把教育简单化了,公式化了,庸俗化了。要知道,德育不是“认错教育”。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因为孩子每一个不正常的表现后面都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去对待这一问题。孩子犯了错误,是“无理取闹吗”?是“无心之过吗”?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教给他正确的做法。孩子迟到了,教师可以让他为班级做一件事,补偿因迟到给班级带来的荣誉损失,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迟到这件看起来似乎很小的事也会给他人带来不便。孩子做作业拖拉,没有完成,教师可以让他留下来补做,使他懂得“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对待一只在黑暗中迷路而触犯你的飞虫,其实不必急着想办法去惩罚和消灭,只要设法给它一个投奔光明的机会就可以了。我想,对待一个偶尔犯错的学生也是如此。
  二、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我们班在一次春游前的组织动员会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课上,同学们纷纷围到上次他们就说好的组长那儿,商量有关春游的事。然而一位小干部却成了“光杆司令”,没有了自己的小组,而一贯做事马虎学习成绩又不好的同学却被同学选为组长,这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询问这位小干部时,他竟然满不在乎,说都是谁谁的问题;别的小组邀请他时,还在那儿犹豫。看到这种局面,我真的很想批评他:你还闹情绪,太没肚量了吧?可直觉告诉我,不能这么做,一定有原因。
  事后,我找他谈了话,了解到这一切的导火索是因当天发生的事情,而责任在于另一位孩子。于是我想,该怎样让孩子知道个人服从集体呢?该怎样从大局出发呢?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呢?这不就是一个最现实的例子吗?
  在一次班会上,我提出了预先设计的问题,让大家讨论:“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当我的意见与他人不一样时,怎么办?”在那次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对这两位同学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讨论。有的赞成“小干部”的行为,有的则认为他做的不对。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虽然允许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当个人意见和集体意见不统一时,个人应该服从集体的;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看法,会导致不协调,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自己身心发展。
  三、信心——成功之父
  无数次的失败,如果没有来自内心的那份坚持,没有自信,如何能获得成功呢?就如同爱迪生进行着他的伟大发明,没有来自心底的无数次的坚持,就不会有那上千次的试验,这份坚持,除了自信还能是什么呢?对于学生,无论学习的进步还是性格成长,自信都是最重要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对事不对人,不能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把他们的陈年旧账也给翻出来。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每天生气,训斥孩子的话,由于反复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骂也会忍受的能力和满不在乎的能力。结果,就会培养出一个具有坚强的反抗能力的孩子。”其实,要孩子能改正,教师不妨这样说:“你今天忘记把英语书带来了。”“你今天写作业的速度慢了。”这样会使孩子感觉到教师是在为自己着想,渐渐地就会接受你的教育了。
  2、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学生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意。如果孩子不好好做眼保健操,做老师的不妨说“放学后请留下来重做”,我认为这是很管用的一招,曾经屡试不爽;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在课上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可以让孩子每天放学后静静地坐10分钟,练习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慢慢地习惯了。这比我们乱批评一通好得多。
  3、开展各种活动。每所学校都会有很多的德育活动,除了学校的活动,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加以充实。如果班级有些孩子的书画好,那就开展“小小书画展”;如果孩子的字写得好,那就开展一些“写字比赛”;如果孩子爱读书,那就经常开展“朗诵比赛”“故事比赛”等,让孩子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让孩子找到那最初的动力--自信。
  四、规则——走向成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里,学生必然而且必须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学生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个班级才可算是一个成型的班级。在学校,学生是相对的弱势群体,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强制地要求他们怎样去做,他们也会按我们的要求去做的。但是他总会感到一些不起劲,或者说是有一些被动。如果学生们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自觉地服从班级规章制度,执行起来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在会上,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首先要讨论原来的班规中有哪些不适合的地方,再向同学们征求各自的想法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一般说来,新的班规内容要比以往的规矩多一些,细一些,但由于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就没有了以往一脸的无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欢乐。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就需要对照这些班规来管理自己班级了,并且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让他们体会到做主人的快乐。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期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去爱,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我们没有一箱箱的珠宝与黄金,但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我们总是会以学生们一起度过他们人生中幸福美好的时光。我们应以花苞的心态,以智慧的方法,聆听花开、期待花开。因为聆听花开、期待花开本身就是幸福!也许我的教育生涯不一定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但是,还是愿意用心聆听每一个来自心灵的花语。让我们都来品味着教育的幸福,实践着教育的幸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10:29 , Processed in 0.0217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