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人为本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0:43: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学校德育应该树立 “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校内校外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发展学校内涵,全面彰显德育魅力。
1、习惯培养,奠基终身。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目标。学校不单单是注重学习成绩,更应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俗话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习惯决定人的终身发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养成教育为特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引领示范,开展活动,优化环境,全面育人,确定“清障、导航、监督、保障”四位一体的学生养成教育思路,以学习、教育、训练、督察、评价、奖惩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流程,不同年段有不同的侧重,分段实施,环环相扣,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首先确定各年段的教育内容: 1~2年级抓《规范》、《守则》的掌握和理念的形成;3~5年级抓养成教育的形成;6~7年级抓养成教育的过渡; 8~9年级抓养成教育的保持。
其次按步骤实施:①正面引导;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③做好监督检查工作④做好家访工作。一系列养成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从入校、上课、课间活动、楼内通行、打扫卫生、离校达到规范、有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
2、活动育人,潜移默化。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始终坚持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活动,以校园广播、升旗仪式、文艺汇演、宣传板报、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受师生欢迎。元旦联欢、学雷锋活动、植树节活动、五月诗朗诵比赛、青年节、儿童节文艺汇演、七一征文、八一慰问、教师节表彰、国庆节大合唱评比已成为常规活动内容,“童心、青春、理想”主题校园艺术节活动开展了五届,为全体师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一次都是师生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每学期的运动会、踢毽跳绳比赛、拔河比赛、二人三足接力跑、投掷比赛花样翻新、乐趣无穷。此外,结合特殊日子开展法制图片展览、模拟法庭、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签名、环境日环保讲座、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功的快乐。
3、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学校教学楼拔地而起,宏伟壮观,大楼由前后两个组成部分,前面主楼分五层,1—4楼是教室,五楼是电教室;后面是实验楼,设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前后楼由一条宽敞的走廊相连接,整个大楼既各有相对独立性,又浑然成为一体。校园里树木成行,绿草如茵,小鹿栩栩如生,栖息在草丛中,营造和谐之家的氛围,假山石上题有厚德、善学的字块,体现了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宽阔的操场、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运动空间,整个校园成为林盛地区一处亮丽的风景。
楼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人文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注重厅廊文化,用文化底蕴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校制定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制作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板和盛世英才、学、书、恒等国学内容的展板,每层楼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二、关注个体,用真挚的情感开启心灵。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如此,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问题生问题逐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而缺少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和关爱,成长出现了问题,就像一只美丽的彩蝶,走入了人生的“雨季”,打湿了飞翔的翅膀。带领教师找出问题生的形成原因,寻求可行方法,有的放矢。在查找过程中,老师越来越走进学生,发现了许多秘密,原来问题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有学校教育方法的不当、班主任对问题生的忽视、有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多重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于是,建立“问题生”结对帮教制度,有效转化问题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学生档案
学生的档案能够清晰的记录学生在校阶段的成长经历,为此,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尤其是问题生(德困生、学困生)的学生档案,学校做得更加细致,由班主任提名,年级组审定,报学校德育处备案。人数严格控制在全年级3%以下。符合帮教条件者,由年级组长指定年级组老师或领导与“问题生”结成“帮教对子”,每位结对一至二名“特殊生”。帮教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学习成绩、落后表现和原因分析等)记入专项档案,以便追踪调查,教育。
(二)寻找原因,特殊关爱。
“问题生”的帮教主要放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并加强学习辅导。帮教时,先找出“后进”的原因,制订相应措施进行帮教。帮教中首先提高“问题生”自尊心、自信心,逐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的目标。其中以“学会做人”为根本,做到“学会守纪,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劳动,学会自律”。
把问题生按其行为表现分为三级。一般违反《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为一级,为班级帮教对象,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帮教;严重违反为二级,为年级帮教对象,由年级组长负责实施帮教;被学校处分或家长不配合的为三级,由学校政教主任负责实施帮教。每名帮教对象各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干部负责实施帮教。帮教者不仅熟悉帮教对象的校内外、家庭及周边环境等情况,还掌握对象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适度的帮教活动,帮助其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努力寻找帮教突破口。
三、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学习困难是造成困难学生的一大原因因此,我校教师树立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学生差异、“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等,都成为我校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交替运用,尤其是问题学生的帮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老师备课有层次,教案设计中体现针对“学困生”的内容与问题。上课有参与。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适当降低难度,调控节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融入课堂。作业有坡度。加强作业的有效管理,减少数量,注重“X+1”(X道基础题,1道提高选做题)分层设计,勤诊断,勤反馈,勤面批,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辅导有策略。课内、课外辅导有机结合,注重学法指导和知识结构梳理。评价有激励。善于捕捉“学困生”点点滴滴的闪光点,注重学习过程的激励评价,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四、总结交流,取长补短。
问题生的帮教工作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有一支敬业奉献、业务精良的队伍去实施。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年龄相差比较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其问题出现类别和程度都有变化。为了可以事先预测到问题,早发现问题,采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形式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会上,每个人的经验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体现班主任工作中的爱心、细心、耐心,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洪水英老师时刻牢记“用心面对学生,用心感化学生,尽力做一个既对得起学生又对得起自己良心的班主任”,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循序渐进地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刘艳华老师勤于思考,注重细节,于细微处下功夫,找准切入点,精心塑造学生,王丽丽老师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例,诠释了“倾注爱心和耐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姚恩友老师突出“爱”、“细”、“奇”三个字,恭敬对待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转化后进生,班级管理有声有色;张研老师从了解学生入手,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监护人”,很好地诠释了“只有心与心地交流,才能结出教育硕果”的至理名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老师们体验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神圣和崇高,使每位班主任都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为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不轻易让一个孩子掉队,把问题生留在学校,不推向社会。教师不歧视,不放弃,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些是林盛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辍学生人数逐年减少,问题生的转化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师生关系融合,生生之间团结,和谐的氛围悄然形成。
五、内外联动,齐抓共管。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德育的外延已扩展到了家庭和社会,这标志着学校教育已走出了困境。学校、家庭、社会充分发挥各自教育功能,优势互补,综合治理,在转化问题学生,预防中小学生犯罪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积极寻求多方资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协同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召开隆重的家长会,校长对家长进行培训,各班家长会精彩纷呈,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运动多媒体课件,家长感慨万千,赞不绝口。坚持不懈开展教师进家庭活动,在假前安排一次统一家访活动,学校统一出车,领导和班主任一桶到每个村落进行家访,逐村全都走遍,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10年,家长非常满意。
其次积极沟通,主动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与厚爱,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教育工作是平凡的,把平凡的工作坚持始终就会变成伟大的事业。青少年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德育应坚持育人为本,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基。提高内涵、寻求外力、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共同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6 04:55 , Processed in 0.4277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