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1:42: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这个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级里学生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单方面的老师培养只会让孩子在反复的好与坏之间徘徊,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的孩子喜欢画画,她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在我的眼里她画的就是乱画。但是我经常表扬,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这种显现在农村的家庭教育中尤其凸显,家长的文化不高,看到有错误不能帮助纠正,只会一味的批评;再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孩子不是天生的学习差,是在一个差环境中让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家长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论让孩子掌握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要要尽可能使孩子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让学生有能力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家长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作为家长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4、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古人云:上施,下效, 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已却常常通宵达旦地玩手机看电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 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 13:15:51 |只看该作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 13:41:43 |只看该作者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 13:51:08 |只看该作者
名师3b111 发表于 2015-1-21 13:41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育不可忽视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5-1-21 15:08:12 |只看该作者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5-1-21 15:30:29 |只看该作者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5-2-8 18:48:4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2 07:40 , Processed in 0.0276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