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建中老师关于《如何提升中小学师生的成功心理素质》报告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根雕艺术。 一块腐须横生的树根,经过雕刻家的琢磨,就魔术般地变成了优雅的仙鹤、凶猛的老虎、慈祥的老人……真的是雕刻家有魔法吗?很显然不是的,而是雕刻者在雕刻前,都在细细地端详每一块树根,然后根据每块树根的样子,像虎的就把它雕成虎,像鹤的就把它琢成鹤……在根雕创作中,艺术家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从而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皿等艺术形象作品,让每一个树根都顺其自然的成了“才”,“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雕艺人就是树根的“伯乐”。 其实,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启发人的良知良能,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潜力潜能,教育就是要张扬每一个人的特点和长处,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因时因势,育人育才,并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当然也就不可能只用一个固定的完全相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教育每一名学生。 “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因势育人,突出特色”,以使学生能充分展示其个性,张扬其特点。“根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实质上也反映出一种育人理念,即“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谓“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良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器物各有专用,人物各有短长,只有扬长避短,以长补短,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作为教师,就应该像根雕艺术家一样,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去雕琢,让人人都能成才。 教育就是一种根雕艺术,如根雕一样的教育艺术才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