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弟子规感言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3:03: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生存发展技能的场所,更是完善人性,提升人格的精神教场。然而在中学期间,学校的德育基本上是大而空的政治教育,没有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果不仅没有形成学生的基本品德,更没有强力倡导诚信教育,使德育深入学生的心灵,影响其人格发展,从而塑造他们健全而又理性的精神。《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佞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
    当代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有着极强的个性,这使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90后的独生子女更习惯了寂寞孤独的生活,过分溺爱和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张扬个性,缺少容忍、谦让与合作的品质。他们心理冲动,自制力弱,常常因为一些人际关系中很小的事情,不涉及原则的小事发生争执,为了维护彼此的自尊,谁也不愿意让步,层层升级,最后造成大的冲突和悲剧。而在人际交往上,他们或过度的心理提防使得不愿与人交往,或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而不愿与人交往,或过于自负,不愿与人交往,或不会与人交往。
  《弟子规》的学习可以确立学生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处事为人之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2:02 , Processed in 0.0184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