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尊重差异 关怀生命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16:34: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尊重差异  关怀生命

                       呼市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  刘凤英

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独特性和自主性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尊重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是教育理想和目标。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每个学生是如此不同,如此重要。我们顺应每个学生的禀赋,肯定和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特殊才能、个性差异。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坚持以善良培育善良,以智慧启发智慧,以生命润泽生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社会的适应,对生命的珍视!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学生成长为目的,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生命个体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关注全体,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来影响我们的学生。

二、关注课堂,潜移默化。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的核心是人,课堂的本质是不同生命体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启迪智慧、发展智慧,并在生命智慧的提升过程中体现生命价值。教育的使命就是构建教师和学生二者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每个教师都应该是生命教育的实践者,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探索生命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熏陶,通过潜移默化和个人省思,体悟生命真谛。让课堂更有趣,学生学的知识更牢固,积累的经验更有用,体验的情感更真切,明白的道理更真实。

我们还编写了塔东少年军校校本课程。利用班队会开展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等教育,以此作为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性内容。通过这些专题教育让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根植于学生心中。

三、拓宽渠道,全面育人。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影响。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经过校园走向社会。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好公民。那么在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将眼光只停留于有限的书本,促狭的校园。学校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大教育观,拓展教育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的空间,将学生培养成愿意了解社会,也有能力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人,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与学生常规管理相结合开展教育。

    我们把礼仪教育作为抓行为规范的突破口,通过礼仪讲座、礼仪知识板报宣传等手段,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既是一种自我生命价值和自尊的体现,又是一种对其他生命个体的尊重。每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都应该是一个有礼仪的人,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调节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努力通过这一柔性手段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源自于内心的自律,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落实生命教育。

    我们充分利用少年军校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安全、生存技能的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意,丰富阅历,开阔眼界,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积累了社会经验,锻炼了办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三)借助艺术节、读书节等校园活动渗透生命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如:艺术节开展科技创作大赛、读书节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等,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将生命教育与学校、班级文化相结合,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近年来,我们以班级文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文化的认知功能、陶冶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和调节功能,通过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触及学生的精神层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们要求各班结合班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选择道德观念、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确定目标,分层递进,以某一方面的道德和心理品质的发展来带动其他品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在教育中教师只有关注生命,尊重差异,才能让生命个性张扬,让每一个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精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2:32 , Processed in 0.0294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