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学校的艺术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0:3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hhtyqqgydjys 于 2013-4-8 10:37 编辑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工作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未来。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管理者具有敏锐的头脑,敏捷的思维,以教育发展的未来为出发点去管理好学校。我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当做举旗人,勿做举鞭人,这样才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一、管理者应作“举旗人”

       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举旗人”呢?第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朝同一方向前进。第二,管理者是表率,是群众前进的领航人。第三,管理者与群众的关系是和谐的。第四,管理者易调动群众的积极因素,促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第五,在管理者的带领下,大家无负面心理压力,能主动释放内在智慧。

       总之,管理者以“举旗人”的姿态出现,就有利于群众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有了和谐的工作关系,大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相反,什么样的管理者被称为“举鞭人”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对比。

       第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方向相反,很难做到同心同德,甚至会出现冲撞。第二,管理者使被管理者整天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在被动状态下工作,不易调动内在积极因素。第三,管理者自身存在很多不足,惧怕听到不同意见,不能正面聆听群众的意见。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当好“举旗人”,创造积极环境,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向前走,实现有效管理。

       二、使激励机制真正派上用场

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还要利用一些内在因素。

管理者要擅长搭舞台,多创造激励机会,多创设激励形式,让更多的人体验成功,使师生员工每时每刻都处在成功的期待中。如,干部教职工工作出色,不一定是用经济的方式激励,可以送出去培训学习,还可设立各种名目的奖项。

学校也要多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各样的教育与比赛活动。激励方式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外出专邀活动、参观等。这种种不同的激励,可以极大调动师生将事做好、共同促进学校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

       三、让师生积极参与管理

       作为“举旗人”,学校管理者必须遵循教育管理规律,依靠群众参与管理,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遵循科学规律办学施教,学校要提倡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学校的主人。那么,以什么形式让大家体会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呢?我校选中的突破口是通过问卷的形式请教代会代表、教职工一起来分析讨论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使长项更长,使劣势得到调整和改善。

       为了提高大家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完善了青年教职工团支部,重新组建了校学生会,让学生干部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同时,还完善了家长教师协会,由校党支部牵头在课间设立党团员文明岗,督促师生文明行为的形成……

这样,师生既是管理者,又是各种活动的参与者,这种开放的管理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师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也积极观察,热心发现问题,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四、把握管理艺术

       总之,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统一关系,“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事实上,管理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二是事;管理的目的也是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满足事业的发展需求,实现工作的最大效益。

       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学会超越纷繁复杂,提纲挈领地抓住“人”这一核心。尊重客观规律,把管与理、控制与协调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正确地做事;做到管而有法,管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使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管理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6:42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