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 铁西区彰驿学校 赵娜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背景下,如何搞好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挑战。刚接触低年级学生的我,深感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好高。你对他们的态度,马上会有反映。对你要是不满意,有的哭,有的闹,有甚至不来上课。从多次失败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得不到他们的心”工作不好办啊!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想法: 一、 用心来传递 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但却不易被发现。如若用你的心去发掘这份精彩,它才能褪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你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也是如此绚烂。发掘学生的精彩,探索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放出光芒、让学生披上绚烂,这是教师用真情培养学生的目标。 我的班上有个特殊的“三牟”,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三差”:一是行为习惯差、二是学习习惯差、三是桀骜不训。作为班主任的我,怎样让这些学生去掉坏习惯,又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呢?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常找他们交谈,有意识地找些作业给他们做,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及高的赞扬和鼓励。我发现他们与刚近学时大不一样了。我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耐心和细心去教育他们。因此,现在,他们进步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能和全体学生融入一体了。 二、用行传递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作用。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还要有行动。坚持做到生活上热心帮助,学习上细心地讲解,作业上耐心地辅导。除此之外,我还动员全班学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要求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其次,以儿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规范和养成好习惯。儿歌的内容是:“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耳朵听好话,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让学生觉得和你合得来,你愿意与他们一起“玩“,你很在意和喜爱他们。你对他们提出些善意的要求,他们会很乐意的去做到。 三、用嘴传递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发言从不用“不行、错了”这样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同学们发言之后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我对学生上课时的表现一般用鼓励型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像个小老师”,“你的声音真美”等等。他们的言行告诉我,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 四、用情传递 这里的“情”是“表情”。学生放错误的时间,有进步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无助的时候;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肯定与支持的手势。将会让学生从心里感受你的爱。从而会给予他们力量,会有你想不到的积极的效果。 其实小孩子的倒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别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在学校就是想让老师注意他的表现,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表扬。小孩子想要的他们首先也做到了。不是吗?大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观察的重点,而且还会自觉去模仿。孩子都能做到“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做”。我们为什么就没有看见,做不到呢? 最后,为了孩子的明天,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