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合自己11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通过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学生案例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意见。 在平时的工作经历当中由于经常和各种类型的学生接触,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家庭教育很重要。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很重要?我们很清楚:人的一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你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父母本身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孩子的儿童时代,追溯到儿童时代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下面我说两个我亲身经历的我认为极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案例:1、2011年所带班级内有一个住校女生,懂事成绩较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属于留守儿童。有一天晚自习这个女生身体突感不适,全身抽搐,学生反映她感冒刚刚在学校门诊输完液,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药物过敏或用药不对,就打算第一时间把她送到县医院,可孩子死活不去,连哭带闹,也不让我和他父母联系,我和几个男生连劝带吓唬把她送到了医院,但是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让回家休息,回来后情绪依然不稳定,一直折腾到凌晨一两点钟,在此期间和她父母取得了联系,父母就从山西连夜赶回,第二天早上父母赶到了孩子身边。事后这位女生反映由于感冒再加上学习压力大,身体非常难受,特别想和父母倾诉交流,特别希望身边有父母的陪伴,而这么简单的奢求对于她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当时委屈的心理崩溃到了极点,甚至多多少少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母亲的身影,也不能没有父亲的参与。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教育,一定是不完整的教育。2、第二个案例: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根据班级的特点、班级内存在的问题和班委同学制定详细的班级制度。2014年所带班内有一女生因上学迟到受到了罚站处罚,由于我也清楚现在大部分孩子心理脆落,所以当时我也告诉了这个女生罚站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但中午孩子父母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当时大发雷霆,说孩子从来没受过如此大的委屈,扬言让我给孩子道歉,经过一下午交涉,最终结果这位家长给我道了歉,我也明确告诉他他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教育孩子,疼爱一旦变成溺爱,最终会害了孩子。古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纨阔子弟少伟男”。其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对他们的一生成长都有好处。我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爱,让他们受点惩罚吃点苦更是爱。 上面的例子可能属于少数,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应怎么做,我们要培养孩子哪方面能力?接下来谈三点: 1、关于吃苦 高年级的学生都学习过《孟子》,文章中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我们吃苦是成长成才的基础,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老人们常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而承担孩子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就会酿成很大的危害。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原因是什么,是家长做的太多管的太多保护的太好,不让他们懂事。例如有的孩子带手机上学每月上网的费用惊人,但孩子感觉无所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不知道什么是辛苦,从来不会体谅父母,所以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体谅父母,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懂得珍惜懂得体谅。另外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孩子从小什么也不做,衣服自己不洗,卫生不会打扫,从小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长大了成绩再好又有何用?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大部分最后都没有获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缺乏吃苦的品质。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能面对困苦的人。2、关于心态 现实中存在两种处世态度的人:一种积极乐观,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一种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不思进取。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积极乐观精神饱满充满正能量,但是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后一种心态人更多一些。比如在6月份驾照科目三考试中发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考试不合格的学员大多都在抱怨,抱怨考官态度不好,抱怨停车位置不好,抱怨路上的车辆等等等等,都在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下次应该注意什么。大家可以想一想失败了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起什么作用?这样只会一直输下去。这种心态在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成绩出现问题,不是分析原因而是抱怨老师,抱怨同学,抱怨这不好那不好,遇到丁点的困难就会有退缩的念头,我想如果在自己孩子身上出现了这种情况首先家长要自省,自己身上有没有这种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是极容易传染的。第二要给孩子一些鼓励,告诉他们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田汝彦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班级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都乐于向他请教,他自己从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相反他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理解问题深度的一种方法,所以他都会耐心讲解,另外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给老师提一些额外的要求,一直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一样活动。只有心态摆正,才会有更多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而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乐观的心态,否则很难坚持到最后,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有家长说,孩子原来多么优秀,后来不理想了,其实就是孩子的心态摆不正,心理素质差,遇到困难就退缩。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遇事不悲观,从容乐观的面对人生。3、关于阅读①今年咱省高考数学、语文属于山东省自主命题,英语、综合采用全国卷,到18年高考四科全部采用全国卷,全国卷与山东卷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阅读量加大,阅读、理解花费的时间变长了,有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阅读完题目后提取不出有用信息,不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包括像高考作文很多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写跑题,学生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多了导致答题时间不够用,总结原因就是平时阅读量小,理解能力差,不能迅速提取有用信息。所以各位家长务必注意,不管你的孩子处在哪个年龄段,小学初中亦或高中,都要安排固定的时间阅读,对学生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大量的阅读,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语文和英语中,在潜移默化之下,语言的表达与叙述慢慢变得精通,总之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增长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更能开发孩子的智慧,激发孩子的潜能,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阅读是开启孩子学霸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阅读书目可以是文学名著也可是各类报刊杂志科普书籍,我提个建议供参考,对科普报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精读外,一般只要泛读就可以了。在泛读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太懂的问题,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活跃你的思维。家长要特别注意监督孩子不看劣质的网络小说、武林传奇、言情小说等,引导孩子读好书!②阅读是立足社会的法宝。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终究要走上社会,走向社会就要与周围的人打交道,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立足的保证。举两个例子1、今年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筑梦计划选拔考试,笔试发挥不错顺利进入面试,但在面试环节对于考官提出的问题在限定时间内思路混乱不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吃了大亏。2、有关我自己的例子,上学期间我的阅读量非常少,参加工作后发现了阅读少的弊端,有时上课为了把一个问题讲解清楚明白,自己就需要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会一再告诉我的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另外现在各个单位招聘都需进行面试,你的表达能力就是你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表达能力和阅读量有关,当阅读量到一定程度时,你就可以出口成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各位家长请记住:不管你的孩子原来有没有阅读的习惯,从这个假期开始请和他一起制定一个完美的阅读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