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或班级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难点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4:26: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完整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再健康,学业越优秀,能力越出色,那么多社会的危害就会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乃至我们的社会,全员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即使是学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或班级中进行心理教育,可以说势在必行,非常有必要。但目前来说存在一定的难点。具体来看:

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不够。

1、在升学率的压力下,重智育而轻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关注甚少。于是,在日常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愿望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现象------课表上的总是用来应付检查的,但实际上的心理课一直被文化科占用。学生活动单一,束缚身心健康,压抑个性发展。必然影响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更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的作用。

2、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教师更是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信息闭塞,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素养。比如:心理课究竟应该该怎么上?究竟哪些活动更适合心理课?心理课的课题怎么选择?教学目标又是怎样制定的?学生有问题该怎样解决更妥当?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又该怎样处理更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有掌握了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具有一定技能的专门的心理老师进行指导。

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1、社会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我中心论、读书无用论、盲目攀比,以及那些不适宜学生的影、视、报刊、电子游戏及网吧等使学生迷失了方向。再加上学生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遇到一些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容易产生冲动,出现心理问题。
2、从家庭教育来看,有的家长只单纯追求成绩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更不要说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无视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塑造。这些家庭环境的影响必然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而且即使学校或老师有能力解决的心理问题但家长不配合,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2 14:32 , Processed in 0.0153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