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于漪老师课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7 20:5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很早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介绍于漪老师如何教给学生《玩偶之家》这部作品的,当时就想于老师怎么就会想出这样巧妙的入课方式呢,真是太神奇了,换做我是学生也会兴高采烈的跟同学争论起来吧。后来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学习中也很少学到于漪老师的文字了,前几天重又找出于老师的视频来学习。现在心中赫然闪烁的就是“感动”,于漪老师1929年出生,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六十余年,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几十年来奉献教育事业所总结出的真谛。两个多小时的视频看下来我记住了下面这几句话:

“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近来,我们一直在分析我们的上学期期末成绩,为何这般?我想这句话足以让我们惭愧吧,我们为了学生的成绩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且先不说我们的成绩,仅是我们自身与张店区那些成绩优异的教师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呢?我想教师的差距造成学生的差距的关键原因,当然之于管理也是同理,领导的决策水平也直接影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学校最难的工作是课堂上课”当上课铃响起,同学、老师都会走进教室,拿起这堂课的教科书。可能是语文,也可能是数学,或是其他,可是我们哪一位敢说出“我就是语文或者我就是数学呢?”我们课堂上所传授的是真正的语文或数学吗?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换言之也是通过教书来育人。窦桂梅老师曾说:“我不教语文,不教阅读,不教写作,我是在借助语文教学生做人。”这才是教书育人啊,我们拿到的教科书是工具,而不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吗?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在暑假我们进行研修的视频里曾经学到过这句话,在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里我们也读到了这样的观点。在冗杂繁多的工作中,我们也许有倦怠的时候,可是想到我们这个传承文明的职业,怎能容许我们有些许的懈怠,怎能容许我们不热衷读书?正如前两天培训中教授所言“老师,你设计的不只是教案,更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有这样的重任在肩我们怎能不三思而后落笔呢?我们的中国梦靠大家并肩携手更多的要靠我们在不断培养的孩子们身上啊!

汉代的韩婴曾说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老师呢?——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方可为师。试想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才思泉涌,出口成章,学生怎会厌学?还记得看张艺谋的《英雄》时,赵国的一位老师在讲授书法,当秦兵的利剑如雨点般投射而来,偌大一个学堂中无一人方寸大乱,因为他们的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在书写中,这时书写的不是字,是民族气节;这时,学生学到的不是运笔技巧,而是民族大义,尽管最终他们失败,可是这种精神可歌可泣。我们的“行”不需要在这种情境下验证,但求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一把尺子专门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专门量自己的不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伊索寓言中那个“两个口袋”的错误,总是看到自己胸前装满优点的口袋,看到别人后背上装满缺点的口袋,殊不知自己一样有诸多的不足啊!于漪老师的这句话不仅是在教学上如此,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世不也一样有警示作用吗?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真正的进步。像于老师这样的大家都在讲“我一生都在追求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停下追求的步伐呢?

“要使自己在几十年的生涯中勃勃有生机,便要进行自我教育。”成长的人永远年轻,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18-5-18 07:38:35 |只看该作者
希望你继续加油。用自己的真实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8-5-23 19:53:27 |只看该作者
你也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0 19:45 , Processed in 0.0320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