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映潮《例谈“教学创意”》讲座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0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之

“联系、拓展、提升”教学模式探究

听了余映潮专家《例谈“教学创意”》,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英语教研组的一项创意教学,就是我们学校的课堂观察之“联系、拓展、提升”教学模式探究的一次观察发言发表一下,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点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我们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教材体系和知识内容进行必要和恰当联系、拓展和提升。特别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材进行删减,增添或更新,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并且,通过观察这两节课,我们也不难发现,“联系、拓展、提升”这种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由于这两节课一节是对话课,一节是阅读课,所以根据这两节课的授课特点,我重点汇报一下我对两节课中呈现环节句子和阅读的观察体会。

在观察工具中提到对句子和对话的拓展主要是拓展为人称的变化、时态的变化、话题内容的变化,对句子和对话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提升到对话题的创编,对内容进行探究式的互问互答,还有就是使句子形成知识链,形成清晰的语篇内容。根据观察工具的内容来看,句子教学的“拓展、联系”,两节课做得都比较好,例如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观察到,话题由用主句型描述房间之后变为描述城市,然后又变为描述农场,实现了话题内容的变化,娄老师在上课时,先由对姚明的描述,到对赵薇、刘亦菲的描述、到对家有儿女中人物的描述,同样也实现了话题内容的变化,并且我们还观察到,两位教师在对话题任务进行讲解时,教师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每个话题之间都进行了合理拓展、内容和难度是层层递进,从而实现了由教到扶最后到放给学生自主描述的过程,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观察工具中提到对句子和对话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升为创编对话、会问问题和语篇的目标。根据我们的观察,两节课中都涉及到了创编对话的内容,王老师的这节课除了小组合作编对话,描述图片这两个创编对话之外,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对儿歌进行了创编。娄老师的这节课除了在完成调查表时让学生创编对话,还有就是对成龙的描述时也是有意识让学生在创编对话,并且让学生加上语气来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两节课创编对话都做到了学以致用。关于会问问题这个方面,我们观察到这两节课上体现的较好,例如在描述农场时,让学生在变魔术的情境中操练isthere 这个主句型,非常有趣味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巩固了这个主句型。娄老师从一开课就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如何去问问题,两节课都有从句子对话到语篇的提升,都是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实现的。

观察工具中提到对阅读的提升做到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层次,两节课都有retell环节,王老师这节课,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提升到的能够互问互答的高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后作业布置了书面表达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娄老师这节课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提升,我观察到,娄老师让学生带上各种感情去读,去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的感情得到的升华。建议:娄老师所讲的是一节阅读课,仅对口头表达进行了提升,但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应给对学生加强一下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上仅仅是我们观察团队重点从句子、对话、阅读方面的“联系、拓展、提升”视点进行的课题观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多提出宝贵的意见批评、指正,我的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五、“联系、拓展、提升”注意事项

1、要有规律地联系。如在联系单词时就联系同类别的单词,联系对新授有帮助的单词,不要毫无目的或牵强附会地联系一气,这样不但对教学起不到辅助作用,而且会浪费很多的保贵时间。

2、要有实效地拓展。例如在课堂的拓展巩固环节,有位教师先花了3-4分钟时间,让学生运用本课重点句型,仓促地完成了一个采访活动。这样的教学,只是让拓展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拓展巩固的作用。

3、要有适度地提升。例如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采用配乐配图的形式,形象地呈现了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棵大树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一个男孩,从中隐含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由于故事中大部分词汇学生未曾接触,所以课堂上学生只能单凭图片、音乐来猜测大意,故大部分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该故事内涵。从这里就看出这位教师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这一环节,出现了课堂中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2 14:21 , Processed in 0.0177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