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 班主任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学生是教育无法改变的,班主任能让事情不变得更糟糕,已经是很成功的管理了。这些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同样认为,班主任不必苛求学生完美,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每个问题生背后都有其复杂的生活背景和家庭背景,他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待这样的学生,能够让他的不好的行为不往前发展或者不恶化,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班上有一个学生,管理卫生尽职尽责,从不迟到早退,但是就是不学习,遇到自己不想学的科目就睡觉。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凑效。我认真反思,既然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能成功,说明他在学习上真的不开窍,那么就让孩子享受安静睡觉的时光吧!最后我没有强迫他,而是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自己能学会的学科,并看课外书。我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不学习的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自由生长。因为,我从来都不认为教师是万能的,我也从来不认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我班这样的学生,我的原则是只要他正直善良、脚踏实地、做人没有问题、守纪律、打扫好卫生,他就是我眼中的好学生。对于这个不会学习也学不会的学生,学习、考高分一定是件无法企及的痛苦的事情。对他来说,上课能睡会儿觉,下课能找同学聊聊天、和伙伴们玩玩,可能就是快乐的事情。 面对不学习的学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这样的观点是否太另类、太不负责任了?我们是不是非得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去提高分数?这样的教育到底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还是面向个体的教育? 人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人人都擅长学习,何况学习不好的学生除成绩不好外,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一定以后就有失败的人生。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由生长呢?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在学校里快乐地生活呢? 我在想,学生不学习,成绩不好,到底是学生不开心还是老师不开心?说到底,是我们老师不开心。我们在心底里认为,后进生是没有前途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他们的低分拖了班级的后腿,降低了我们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影响了班级考核。我们对后进生的关注,是关爱他们的生命成长,还是关注他们的成绩?我们是不舍得让学生痛苦,还是不舍得让自己痛苦? 我们以爱的名义,所给予的爱,有时候其实是极为自私的。当一个老师能真正放下学生的分数,而去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并参与他们成长的过程的时候,他才开始了真正的教育。 让我们给学生留点自由的空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