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追求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快乐参与和体验成功,采取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是让差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敢于走向黑板,体验成功的欢乐。而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前提就是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保护每一份自信,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激励的理由,只有这样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接近师生的距离,在没有隔阂的环境下交流,进步。 在原来大班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因为成绩等因素,可能只关注到少数优秀的学生,小班化有利于教师更多的关注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只是你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掘出来,当然这样的闪光点也许只适用于接近师生的距离,对于树立整个班级的学风没有作用,但这可以有效使学生找到自信。因为学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保护每一份自信,不仅要关注他们,而且要让其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教师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是吝啬表扬的言辞。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 就觉得自己有进步, 能学好, 有发展前途, 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 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 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事实证明, 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学生, 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 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更有信心。 找到和培养了学生的闪光点,保护每一份自信。进而对其适时的加以激励,使之有效的将身心精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能身心愉悦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成功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克服自卑心,增强自信心, 培养成功的信念, 达到学习上的成功。帮学生规定力所能及的期望水平。班主任应摸清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状况, 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可以达到的期望水平, 能获得良好情绪体验的反馈, 对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期望水平越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挖掘。只有那种经过自己和努力能够得到的期望水平, 才能取得好成绩, 得到他人恰如其分的评价, 取得良好情绪体验的反馈, 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学生持续体验成功的感觉。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 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所以我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小组竞赛, 如劳动竞赛、背课文比赛、书写比赛等,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 关注每一名学生,保护每一份自信。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快乐,参与体验成功,激励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是让差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敢于走向黑板,体验成功的欢乐。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教师独霸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真正的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