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因此,要想教育好人,首先得从“心”入手,多给学生一些关爱,以心交心。爱是一门艺术,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更加自信和自强不息。我们只有把这种爱化作绵绵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把这种爱化作满腔激情,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班级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教育工作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作为在村小工作的老师,我遇到的学生中,家庭贫困的学生比例相对于城里的这类学生比例要高,有些学生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且几乎全部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亲身照顾,很少有人和他们亲切、耐心、积极的沟通。长此以往,他们消极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以至于出现厌学、情绪不稳、调皮捣蛋等现象。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应当告诉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既然活着,就应该珍惜生命,不让自己的一生虚度,要从小立志成为一个有价值,对自己和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我们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出要求,要要求他们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要讲卫生、爱劳动、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早睡早起,要积极学习,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提问、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规范他们的生活、学习习惯,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再辅以鼓励,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慢慢进步,在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要努力读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并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张海迪身残志坚、洪战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事迹,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与学生一起学习,让他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启发,积极向上。 人往往在遇到打击和挫折后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慢慢成长起来,所以,每个孩子成长的速度是不同的,毕竟每个孩子经历的事情不同,这些事带给他们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体现出差异。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举不同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教育。生活中能用来教育学生的故事很多,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会珍惜;它们又似一盏盏明灯,让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为了时刻提醒学生,我们可以在教室里的黑板角写一些名言警句,值日生每天可以更换新的句子。我觉得这也是一盏盏明亮的灯,能给孩子们予鞭策,鼓励、引导他们奋勇前进。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作为一名老师,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在我们眼里和心里。哪个学生情绪波动了、心理出现了问题等等。我们每次走进教室都要能从学生的脸上读懂这些信息,一旦发现哪里不对劲,要马上找机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做到和学生亦师亦友,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用和蔼的性情和情感教育的方法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学生有什么困难或难以解开的问题才会找我们帮忙。还可以让学生把不愿意亲口说的问题通过书信的形式来向我们求教,不管多忙我们都要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主要是因为我们能够以我们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学生会因我们的微笑而灿烂,因我们的宽容而警醒,因我们的豁达而乐观,因我们的勤勉而奋进。 三、 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活动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他们的拼搏精神。 平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的一个小小的进步,一次助人的行动,乃至一个微笑,我们都要能够捕捉到并及时地给学生予肯定。不仅在课堂上,在作业本、作文本、测试卷上,都要留下我们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的话语。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我们要一直坚持让我的学生参加这项“长跑”。因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它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如果每一个教师平时都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每一棵苗子都能茁壮成长,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关心的不应该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只有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