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人的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孩子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作为班主任,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尤为重要。由于处在两个省的交界处,这里的经济显得有些落后,孩子们的父母们不得不到外地务工来解决家庭的开支以及孩子们的学费,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代为管教,导致这些孩子们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有所缺失,这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分为五方面去谈论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想方设法和孩子多交流、常沟通。沟通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而不是家长的一言堂。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谈话氛围。比如在一个较轻松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或是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这样孩子们不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情。特别要注意尊重孩子,不要以势压人,以为真理都在我的手里。其次,要让孩子张口说话,多引导,少训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家长要少提空洞的要求,多谈具体的建议,多帮助孩子掌握检查作业或者试卷的技巧。 二、家长是学生的支持者 我们常说只要不绝望,没有走不出的矿井;只要肯努力,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成功就在你的前面,只要再走50米,就能走出黑暗,拥抱阳光。我们班有个孩子,因为一年级基础差,拼音基本上都不会,每次考试都只有20几分。家长因为家里孩子多也不重视,每次来学校只会说自己学历低。几次后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同意让孩子来学校参加四点钟学校,渐渐地每天都会开始检查孩子的作业,告诉孩子他并不比别人笨,同学能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不过两星期时间,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也愿意来问老师题目,一次考试下来提高了20多分。虽然成绩还并不是很好,但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我知道,他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收获。 三、家长是孩子的引导者 孩子就其天性来讲,是有探究精神的探究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家长应教会孩子学会观察。在乘法口诀背诵中,很多同学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观察会发现,二三得六是在二二得四的基础上加了2,以此类推,二开头的口诀都是在上一个基础上加了2。所以,相对其他观察能力差的同学,这些同学背诵的速度要快很多。 四、家长是学生的帮助者 有了开始,就有成功的希望;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知道,学习语文是要多读多背的。做为家长应多向孩子们学习,大声读出来,既是给孩子一个榜样,也是给孩子一个机会,一个当老师的机会。以前有个学生英语不好,甚至总是连朗读都不会。家长就天天早起陪孩子读,跟孩子比赛,谁读得好,孩子的英语成绩提高的特别快。 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为家长不是教书,而是教孩子去学会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断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要多带领孩子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锻炼。如学会查资料(字典、图书馆),学会用电脑,参加社区活动,社会活动等。家长每天做的事情,孩子都在不断地学习。有个家长告诉我,他的脾气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家庭压力大,所以经常在孩子犯错时会打骂,甚至用皮带抽打孩子。所以,这位家长的孩子在学校也经常会跟同学打架,采取暴力的行为去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厌学、偏科,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孩子: 第一、家长对孩子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放学后,家长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尽情回忆学校里的生活,同孩子分享学习生活的乐趣,使孩子形成一种"学习是愉快而有趣的"这样一种认识。抽出时间同孩子一起复习或完成作业,帮助孩子搞清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未弄懂,对已经懂的,家长要表扬、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对不懂的,要耐心辅导,不要训斥孩子,那样会使孩子感到委屈和伤心,从而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体验到"懂了"、"能做"的喜悦和快乐,是增强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所以不要同别的孩子比较而责备自己的孩子,要具体指出孩子的优点,提出一些建议,使孩子得到个性承认,以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玩,孩子玩得正在兴头上,可以问一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学习,而不要简单或粗暴地打断他们。 第二、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家长要引导孩子扎扎实实地去学习和思考,鼓励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使他们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后的乐趣。当孩子对过去的知识发生遗忘时,不应责备孩子"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不是刚学过吗";当孩子弄懂了某些问题之后,家长要同孩子一样表示高兴,不要说:"会这么一点东西,有什么了不起":发现孩子学习吃力,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解决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想法让他们体会到解决困难后精神上的快乐,以使孩子受到鼓舞,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进而产生学习乐趣。 第三,扬长避短,提高孩子的信心。 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往往会先注意孩子成绩差的科目和内容,有的家长还常常会说:"这一科成绩差,以后要多用功","看来你的这门课真是不行,要是不努力,就完了。"家长这样说是极不科学的,这样会使孩子丧失学习信心和乐趣,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对待孩子学习好的科目或内容应做充分肯定,使孩子感到自己的优势。另外,巩固孩子的优势科目,同孩子一起学习、讨论,很自然地会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进而带动成绩差的科目和内容的学习。急于弥补孩子的不足,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远不如扬其所长,增加信心。 总之,孩子的发展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目标,我们应培养有着丰富知识、良好性格、完善人格的新一代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