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6:30: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礼记》云:“建国居民,教学为先。”   
     德行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落实德行教育,是全社会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落实德行教育任务,确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乃至世界和平的睿智之举。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才有幸福的生活。  
    (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的本性,都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果不从小教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环境的熏习,养成了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从历史可以证明,好的学习环境足以教育成为圣贤之人。相对地,污浊的环境也会腐蚀人心,破坏人的本质,小者影响其一生与家庭,大者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安定。若因此而背离“本善”的心性,茫茫一生,如同废弃自己一般,甚是可惜! 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明白教育的本质。其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故,让孩子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念、常行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教育,就是培育、长养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有宏伟的人生观、宇宙观。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一位好的老师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三)人不学,不知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接受过教育。教育的内容首要的是明白人伦大道:即明了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君臣的关系。让孩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在什么身份、处于什么关系时,应该要尽什么样的义务。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孩子与环境相处的道理:即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这些都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受教之后,他就懂得如何做人了,就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由此可见,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四)教学慎于开始
    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凡事能谨慎于开始,就能免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所以,我们要把握先入为主的原则,把最好的经典在此时,教导他诵读、进而熟读、牢记不忘。如果不予经典教育,孩子一样会起妄想、妄念,易受环境污染,尤其是不法的网路、不良的电视节目,染其心智更加严重。若空过这段黄金时光,待其长大,就很难接受这种经典教育了。儿童的经典教育就是扎根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根基不稳,就难以有光明的人生。
(五)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是实施教育最大的学习场所;社会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其覆盖面广,几乎遍布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它可经由电视、网路、报纸、杂志等等媒体,深入到家庭、学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世界的现况来看,当前的社会教育几乎负面的多,正面的导向很少。其污染的危害往往为人所忽略。面对社会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知,凡有影响力者,如电视媒体、文化媒体、艺术媒体均应负起正面的教育作用。否则,社会风气、道德公义只有日益沦丧而已!在学生成长期间,家庭教育是根基;求学时候,学校教育是核心;步入社会,社会教育就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精神的升华、德行的提升就要靠宗教教育来熏陶。身为一个教师,对于这些种教育若能有明白的理解、深刻的体悟,就能做好这份神圣的教育伟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3:58 , Processed in 0.0155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