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生日聚会引发的思考 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 陈淑兰 和往常一样,周一早晨7点钟我准时走进教室,准备开班会。但发现,今天与往日有些不同,几个人在小声议论些什么,有几个学生表情很诡异。经了解,果然,这个星期天成为了疯狂的生日聚会。 我意识到这个生日聚会与以往不同,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了这件事,甚至别的班的学生也在议论此事,如果不进行合理引导,势必形成生日的攀比风气,甚至更严重。怎样了解全面,合理解决,又不在班内搞的草木皆兵呢?我决定采取采取三步措施。 首先,与组织和参与聚会的学生家长分别面谈,了解家长的看法和观点,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和聚会的组织者于田的家长谈话时,于田的妈妈很后悔,说:“我只想让孩子们放松一下,没想到后果怎样,以后坚决不能这样鲁莽了。”贾琳慧的爸爸说:“孩子从家里拿走了280元钱和一张三百多元的银行卡,一天内都花完了。”有的家长还说:“家里少了三百元钱,就是找不着,估计是孩子偷着拿出去了。”听到这些后,我有些震惊,没想到孩子们的胆子竟如此之大。 到底过程怎样呢?孩子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此事呢?我又分别找到了所有参与的学生,并一一单独谈话。于田说:“原来都是家长给过生日,现在请同学来给自己过生日,感觉自己很受重视。”宋昱说:“她叫我去参加,我觉得同学过生日不去不好,就去了,去了就要送礼物,所以就给家长要钱。”我让参与的学生分别写下了自己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都干了些什么……参与这次生日聚会的有四个班的11个学生,他们大约都是星期天上午10点钟出的家门,结伴去买礼物,11点去了饭店聚餐,聚餐结束后,大约1点多又结伴去紫钻歌厅唱歌,下午四点左右相继离开,最晚的5点左右离开。我的面前摆着一张让我有些瞠目结舌的账单:吃饭、唱歌、买礼物……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一天中,花费了一千多元钱,花费最少的给家长要了15元,花费最多的五百多元。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几天后,我在班里就此事组织了主题班会,主题是:生日该怎样过。我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花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给孩子过生日也不算稀罕事。90后的中学生们在众星捧月般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觉得自己过生日理所当然,也乐得在同学面前花钱买面子。但是,大家想过吗?这些钱都是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你在大张旗鼓为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想过给父母过生日吗?”然后,我把这次生日聚会的活动过程和账单一一读给全体学生,很多学生发出了惊讶之声。我接着说:“我不反对同学们过生日,关键是该怎样过才有意义。”在分组讨论后,许多学生主动发言,曲凯旋说:“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下了一碗长寿面,姐姐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虽然没有花多少钱,但我觉得很温馨。”“我觉得他们这样过生日太浪费了,如果送张贺卡,写上祝福的话更有意义。”经过大家的讨论确定,成立一个小组统计全体同学的生日,以后同学们再过生日时,以班级名义送一张贺卡,每个同学写上一句祝福。生日的风波看似结束了,在之后的几周内,我发现,参与聚会的几个同学表现非常积极,像是在努力争取些什么,我知道,他们想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同学们的认可,以改变原有的不良印象。 在这场风波的后,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刻反思: 1、我对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动向观察还是不够细致。在聚会之前的一个星期,孩子们就在联系和规划此事,如果及时了解就可以进行适度引导,也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了。 2、给孩子一根救命稻草。孩子们在犯了错误之后,家长、老师轮番批评,孩子们感觉无路可走了,有些极端的孩子甚至会出现离家出走、轻生等想法和行为,在事后处理上,要批评为副,引导为主,抛给孩子一根救命的稻草,引领他游到岸上来。这也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理念。 3、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青春期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自以为是、不辨是非,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主题班会、优秀学生评选、团员演讲、集体宣誓等,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剖析、深刻反思、纠正偏差,在孩子们走出校门后,他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再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能够给他的人生引领方向的老师也许就很少了。 这场疯狂生日聚会像一场疾风骤雨,在孩子们稚嫩的思想还没有成熟时过早地袭来,在我还没有预料到们复杂社会将带给孩子们什么时,就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可能永远像母鸡一样把孩子们覆盖在自己的翅膀下,我们精心编制的保护伞并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展翅翱翔,我们是放飞希望的使者,我们要为这一天的到来创造条件,教给孩子辨别是非、抵御诱惑、在风雨交加中认清航向,愿更多的雄鹰从我们手中起飞,飞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