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尽心竭力做好班主任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5:04: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尽心竭力做好班主任    尹向阳

    作为一名老教师参加工作26年来,一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今年有幸再次得到领导的信任,和12名伙伴并肩作战,与48名孩子朝夕相处,感到非常欣慰和幸福。第一学期班级荣誉:军训汇演一等奖、课间操评比一等奖、运动会第二名、综合实践评比第二名。 成绩得益于领导的帮助和信任、同伴的不断提醒、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今天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一点做法向大家汇报,希望再次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   披星戴月:晨练的市民晨练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学校;晚上他们吃完晚饭锻炼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回家,作为四中人我们无怨无悔。

2.   亲自动手打扫卫生:学生卫生不彻底我就亲自拿笤帚扫地拿拖把拖地,弯腰捡粉笔头、碎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3.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班里我没有豪言壮语,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榜样,坚持少说多做。

4.   做到四心: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努力工作赢得家长的放心。

二、关心爱护学生,献出自己满腔的爱。
   要让学生成材, 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我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12班有几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闫梦、张鉴庭、孙慧敏、张庭健、崔行睿、杨阳、王帅淇、赵鑫颖、侯文溢、路浩淇、董佳、王亚楠。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习惯较差。我从没有体罚过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班上独生子女较多、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几个,在我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生活、学习。
三、既做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又做学生情绪的调节者。
  相信、尊重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比如我班有个学困生张艺馨、有癫痫病,经常发作,有时一天发作4、5次,最初我也比较紧张,但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在我的带动下,其他同学都成了半个医生,随时随地进行救护,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家长也对师生的帮助表示谢意。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闪光点,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适时表扬、鼓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记肩背上善意的轻拍,一次心与心的谈话,我都毫不吝啬地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到教育的公平。

四、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1、建立健全制度班委。值日班长制、夕会制、班级人人负责制。通过竞选产生班干部,制定订责任目标,定期评议考核。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夕会成了他们展示能力的舞台。

2、建立班级量化制度。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结果的使用效率决定了制度的生命力

因此我结合孔芳老师、孙红新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张谦老师和刘爱斌老师的有益做法 ,制定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量化细则。量化结果作为评优选模和座次调整的重要依据。

3.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根据优中差合理搭配学习小组,结成师友对子发挥优秀生的传帮带作用。管理重心下移,重点关注3、4号学生,尤其是4号,在练习、提问、加分等环节适当倾斜。

4. 经常和家长交流。针对本班实际经常把学困生家长请到办公室,有针对性的交流孩子的学习、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寻找身边的榜样,虚心向他们学习。

上有尽心竭力的四中精神的感召,中有年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12个班主任的鼎力协作,从他们的身上我汲取了力量,(如杨成伟老师的雷厉风行;张衍强老师的宽容大度;李青老师以作业为抓手;张海琴老师的舍小家顾大家;宋颖老师的精细化管理;董存芳老师的循循善诱;崔华老师的无微不至;焦德胜老师的诲人不倦;高秀焕老师的脚踏实地;张谦老师的选座制;刘爱斌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技巧都给 我很大帮助)有如此强大的班主任队伍,有如此敬业的教师团队,何愁四中不独霸全县,让我们鼓足干劲,尽心竭力,创造四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17 23:00 , Processed in 0.0166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