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学生家长过招》学习感悟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0:3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工作第二年,我成为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半道接班,最紧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和家长接受我。于是在同事的推荐下,我买了《与学生家长过招》这本书,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当作填补自己空白经历的救命稻草。其中的很多观点至今影响着我,工作五年了,如今看来郑老师的视频报告,更增加了几分亲切感,对他的观点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一、摆正家校关系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所有教师具有决定权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获得信息,因此教师把握好学校教育的角色,做好教育服务工作。没有人喜欢听命令,更没有人愿意看脸色。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的使命,因此良好的家校关系才是前提。班主任就是家校联系的纽带,我们的形象就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所有在与家长沟通时,我都是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过于强硬,要用文明用语,语调要适宜家长接受,内容上也要先扬后抑。老师对家长不是下达命令的领导,而是并肩携手的战友。

    二、加强有效沟通

    郑老师的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与家长沟通,更适用与人生的每件事。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面对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有效沟通才能改变对方的想法。如果实在不能改变对方,那就改变自己。有时老师会抱怨家长不配合,不理解,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我们没有有效沟通,没有讲清楚问题的本质和改变做法的目的,没有为家长勾画改变后的美好前景。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本能,正如郑老师所说,让家长知道我们确实为孩子好,再多一点宽容,家长一定能与我们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对立面。

    三、多请家长参加活动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家长多半不懂教育。不了解教育就会对教育产生误解。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不仅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对教育的责任,也为家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家长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必定对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有更多的了解,在活动中,我们可能为关系僵硬的父子融化他们之间的坚冰,为过于溺爱的母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加深亲子关系的同时更加科学化。家长参与了学校活动,也会对学校更多理解与支持,在家中的带动下,孩子们也会逐渐爱校如家。

    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技巧。但归根到底,对家长的尊重是平等沟通的前提,是获得家长全力配合的钥匙。在接下去的班级活动、家长会中,我会更加科学地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做一名能带好学生更能带好家长的班主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9:12 , Processed in 0.0229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