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好班会课的五个原则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3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好班会课的五大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班会的生命。贯彻科学性原则就是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班会过程可简单分为: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文艺节目等;实施阶段,课堂中,在学生自已组织、自己讨论、自己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既简单又生动活泼,趣味性和教育性并施。总结阶段,班主任要发表总结性讲话,强化教育效果。     
如何体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原则呢?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关键词:    (低年级)关键词:活动 训练 记忆(习惯)    (高年级)关键词:活动 交流 感悟     
      二、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班会的灵魂。所以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同时,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地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我们要明确一点,班会课只是培养习惯的引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落实到训练中,可以尝试训练四字真言:“演”、“赛”、“听”、“树”      
演——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行为表演,“怎样向老师鞠躬问好”“如何有礼貌地进入办公室       赛——小组、男女生、抢答等竞赛     
听——讲述一些名人故事,或者把学生中好行为编成故事      
树——树立班中表现好的同学为榜样,或者学习英雄先进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榜样教育是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活动中所选取的榜样故事,应该具有代表性。      
      三、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动和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自主不代表放任自流,老师一定要担当指导和调控的角色。其实何为“自主性”,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理解成是学生担当主持,这是非常片面的。学生的主导性还可以表现为许多方面,例如:老师在课堂中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自行广泛地收集材料;课堂上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成果等进行评价;班会课形式的选择、方法的运用,由学生去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由学生交流得出一致的看法来决定等等。      
     四、趣味性原则。要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小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同时逻辑思维仍以形象为支柱。因此,班会中要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才能符合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五、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我们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去打动学生,得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震撼的表现效果——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强烈的冲击,这是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藉此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图片、音乐、直观的数据等都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个原则,多媒体的操作应简单便捷,切勿喧宾夺主,过于花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1:30 , Processed in 0.0166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