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邹老师 于 2012-4-1 14:59 编辑
http://union.bokecc.com/flash/single/6AD08D198E57849A_EC41A8875010D078_true_53F19FA442DC668F_1/player.swf 大东区合作街小学始建于1969年9月,位于大东区临河路38号。与沈阳大学、五十中学相邻,学校占地面积5841平方米,建筑面积3780平方米。 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75人。教职工51名,教师职称49人,全民工人2名。其中,中级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47人,小学一级职称1人。专任教师42名。教师中大专学历达100%,有74%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一直以来学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提升骨干教师比例,在任课的42名教师中,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首席教师一名、省级科研优秀课教师24名、国家级、省级优秀课教师一名、市级优秀课教师六名。这些教师以点代面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名度,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育质量的提升得到了保证。学校先后被授予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市助残工作先进单位,区工会、共青团、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习礼仪、知诗书、达事理”成为了世代国人为之自豪的传统美德。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形成“懂礼仪”、“讲文明”、“倡雅行”的良好道德风尚,我校坚持以“雅行”教育为德育特色,以德立校,采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方式,分年段制定了详细的“雅行”教育活动方案及“雅行”教育序列化训练培养内容,并结合方案编写了《学生礼仪教育守则》和“雅行”礼仪教育《三字歌》,通过开展德育活动进行“雅行”教育。 一、教师引领率先垂范 为继承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打造“礼仪校园”的办学文化,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首先对全体教职师提出了以自身的行为教育、带动学生的要求。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人”师德演讲活动和礼仪知识培训。开设教师讲座,让教师明晓礼仪,提升素养;组织教师践行《弟子规》中的要求,让老师用弟子规的思想、语言来教育孩子,制定“教师礼仪十行”。具体从衣着举止、思想素质、教育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教师行为,平日里教师之间见面相互礼貌问好,相互帮助;不在校园内乱扔废弃物,见到地面上有一点杂物主动弯腰捡起来…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同学们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深刻教育。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的主人意识、团结意识、乐于助人的精神……更加强烈了。班级中的“雅行之星”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每天在学生上下楼时引导同学们规范行走。校园的环境面貌变化了,集体的财产被损坏的减少了。许多同学都向老师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学校的干净整洁。这样上行下效,不仅为孩子做出了榜样,同时也解决了师德师风问题。
二、寓“雅行”教育于活动之中 1、开展“护蛋行动”—感受礼仪。我校在每年的一年级新生中都开展 “护蛋行动”,以此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爱的教育。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枚鸡蛋,无论上课、下课蛋不离身,想出各种办法保护这枚鸡蛋,不让其破碎。一天结束后对鸡蛋的破碎情况进行统计,让没有保护好鸡蛋的同学说一说原因及自己的感受,让完整保护好鸡蛋的同学谈一谈自己在上课、下课、活动中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样的收获…。此项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体会保护这枚易碎的鸡蛋是多么的不易,进行“爱”的教育,同时在护蛋的过程中,在走廊里为了保护鸡蛋孩子们小心的行走 ,不再出门就跑了,上课时鸡蛋放在书桌内,没有了摇晃桌椅、随地乱穿的现象,就连下课游戏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鸡蛋不破碎,我们的同学也小心翼翼,精心照顾。通过一天辛苦的“护蛋”学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年的“护蛋”行动是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雅行”教育的前奏,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融入到学校整体的“雅行”教育活动之中。 2、让文明用语成为习惯—学习礼仪。当我们踏进校门,一句虽简单却温情无限的“hello”便脱口而出,随即是值日老师微笑的答赠“你好!”。当学生漫步于校园与同学、老师相向而行时,会情不自禁地问声“您好”。当同学之间相处时,“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随处可闻,让文明用语成为习惯,“雅行”教育开展初期,为了让同学们在语言中时刻说好文明用语,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雅行教育读本》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以开展“礼貌用语脱口而出”主题队会、互动问答、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利用校园广播学唱“礼貌歌”、开展争做“雅行使者”承诺签字仪式,每个中队每天专门在黑板上更换一句文明礼貌用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氛围。每个同学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积极监督别人不说脏话。全校教师不仅在校内教育管理学生,即便是在下班后的路上听到学生说出不文明用语也及时进行教育。让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提问学生时使用“请你回答”、“请坐”等文明礼仪用语以此引领学生;每天清晨德育校长、主任、值周教师的亲切问候让学生沐浴着文明礼貌所带来的温暖,使同学们感到文明礼貌是如此的简单易行,却又是如此暖人身心!
3、发挥榜样作用,畅行“雅行之风”—宣传礼仪。在校园中良好的文明礼仪风气的形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促进活动开展,我们每个班在学期末都要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同时,为了促进班级管理,我们每周都要对文明礼仪行为进行专项评比,值周教师、值周生对各中队的文明礼仪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得分最高的中队获得文明礼仪流动红旗。这两项评比使我们充分体验到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带来美德感受,同时也让自己和集体感受到了荣誉和骄傲,同学们讲礼仪的风气愈来愈浓烈。 4、开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实践礼仪。礼仪贵在实践。为充分实践礼仪知识,我们举行了“火眼金睛大搜索”活动,要求全校学生从校园、家里、公共活动场所搜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能及时制止、劝告这些不文明行为,耐心告诉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的细节。同时,又组织学生把发现的不文明行为以漫画的形式进行活动的展出,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深受学生的喜爱,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从亲身体验中明白礼仪的重要性。 三、家校联系,榜样示范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来细心护理,精心培育,需要家长们为孩子创设一个和善、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需要家长们“做榜样、抓点滴”。为形成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养成,倡导雅行之风,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刊出《家教小报》校报,设立“雅行”专栏发表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文章,不定期地给家长寄“致家长的公开信”,沟通信息,反馈学生在校信息;全体教师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切实做到在学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加强家长的榜样教育力量,使他们也能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对子女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四、努力方向 合作小学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积累,对雅行教育已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我们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雅”不仅表余行,更发于心。 礼仪就像新鲜的空气,文明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丰富的礼仪知识、多彩的“雅行”教育活动让合作小学的师生享受了精神上的盛宴,接受了行为上的洗礼,我们将继续投入校园文明建设中来,让“雅行”之风畅响“合作”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