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是班主任经营好班级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的职高生一般都处于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②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我们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围绕专业目标发展自我意识,行动之前能理智地思考,他们大多具有恒心和毅力,逐步形成较好的意志品质,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成熟,在不利环境中好激动、不冷静、缺乏自制、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干扰。③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怕听到"差生"这两个字。④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参差不齐;⑤憧憬个性发展,但基础能力的储存不够;⑥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识别能力较差;⑦人生价值观逐步确立,但可塑性很大;⑧有基本的伦理道理观念、但尚不成熟。以上几方面在我们的职高生中具有普遍性,班主任要想经营好班级就要在普遍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筹划。 2.班主任在经营中应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班主任在实际经营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许多好的方法和手段,但我认为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办法。 表扬激励。这是做过班主任的都使用过的手段,但是班主任运用表扬激励方法要掌握好它的度,切实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夸大拔高,也不能把集体的努力做出的成绩归功于某个学生或学生干部;第二要因人而异,比如对比较骄傲和容易自满的学生进行表扬时,应同时指出其不足,以防止其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也应充分加以肯定,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第三要注意表扬一般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处于一般状态的学生较多,班主任表扬一般学生能昭示、激动大多数学生;第四要注意表扬对象的多样性,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表扬,对乐于助人的学生要表扬,对学习态度严谨的学生要表扬,对后进变先进的学生更要表扬。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前进。 奖惩激励。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教育的必要方法,奖励是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而惩罚是班主任工作的辅助方法,奖励和惩罚主要用于学生表现中的特殊行为,从本质上讲,奖励和惩罚都是一种对学生的激励手段。奖励是一种肯定评价。对学生进行奖励,不仅能培养和促进受奖励者的荣誉心和上进心,也能调动其它同学的积极进取心。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奖得合情合理,该奖则奖;第二要把握奖励手段,切忌简单地用物质奖励代替精神奖励;第三要把握奖励的教育性、利用受奖励者的先进事迹强化正面教育;第四要创造一种得奖光荣的舆论环境。惩罚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要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使学生的不良行为早期改正或处理在萌芽状态,合理的惩罚往往收效明显。但应注意惩罚不应该成为班主任经营班级的法宝。学生犯错误有时是难免的,因而对少数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当然,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惩罚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但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对于因犯错误而受惩罚的学生,班主任要让他在心理上能接受该惩罚,而不要给他心理上造成不良的阴影。同时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他,并客观地分析所犯的错误,使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真正认识错误使其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改正错误和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目标激励。我们知道目标是人们行为的向导、动力,明确的目标始终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我们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从工作能力,还是学习成绩等等方面都是梯形结构。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根据每位同学的各自特点、特定相应的目标。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要适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制定的目标应当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二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结合起来;第三要引导学生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第四要引导学生在实现了低层次目标之后立即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激励学生或集体不断进步。如我校98级学生--林泽锐,刚来到文锦时,他一直很消沉,认为进了职业学校就没有什么前途了,在我一再鼓励下,抓住英语比较好的优势,2000年7月他留学英国,今年8月他考取了"利物浦大学"。 竞赛激励。 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因此班主任可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激发、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等。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学习竞赛、体育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通过竞赛可以造成一种外在的压力氛围,激励学生你追我赶,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 关怀激励。 关怀是一种情感行为。现代心理学提示了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的功能,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本质上是一种师爱,其激励往往是十分强大的。班主任的关怀是对学生全面的爱。关怀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培养的过程。关怀体现在班主任的日常行为之中,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问候,往往都是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火花。关怀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之中,班主任切忌对学生溺爱和护短。关怀固然包含着对学生物质上的关心,但班主任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的抚慰和启迪。关怀是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对学生的感染和感化。 3.班主任素质是提高学生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名师出高师。一个高素质的班主任,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他的"行政权力",而在于他的内在素质。记得一位优秀班主任说得好:"生活常常以惊人的简洁、明了的公式启迪我们,就像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骂人教会骂人、憎恨教会憎恨、爱教会爱、关怀教会关怀……。"这是富有哲理的思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级建设的经营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保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武装自己,让学生感到你是取之不尽的"矿藏",使知识成为联接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修养、不但要让自己成为教育家、演讲家、指挥家、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企业家。让每一位学生在你的班级里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