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用心构筑中国教育的蓝图—为中国梦助力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陶三娥 今天,观看了冯校长的《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视频报告,感受非常深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21世纪人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纵观中国,目前,有39万所中小学都让学生接受标准教育。成长环境的不同加上遗传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应关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这需要学校做四件大事,即: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做到关注差异、注重情感、释放潜能;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文化要注重发展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同时,还应尊重情感。学生对老师产生的不同情感会影响学习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考入名牌大学,而是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社会职业,享受职业成就感。所以当前教育改革要交的第一张答卷就是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提供无差异的教学。学校应尊重差异,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最近几年,历城区教育局以王钢城局长为首提出的让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活动建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视对学情的分析,关注学生差异,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从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作业的分层设计和批改等,无不体现出对不同学生的研究与关爱,体现出因学定教的思想。 通过学习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才有可能使学生充分释放潜能,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而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所以,要达到这点,就要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就课堂变革而言,从教师讲授教学方式到学生合作学习,到关注学生差异发展,是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冯恩洪教授列举了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为什么。讲授方式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仅为5%;阅读学习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为20%;学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索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为50%。同时另一组调查数据也让我们震惊。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教师不讲学生能够看懂95%,数学学习中教师不讲学生能够看懂88%……,那我们老师的教师方式是否应该改变呢?不教有时比教效果还好。所以老师没必要非要费力不讨好。 我们要做的是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释放潜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的真正发展,包括情感、智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也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培育出真正健康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