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何时变成“慧” --------有关开会的几点思考 近来,笔者有点烦恼,且不说,班级管理耗费精力,也不说课程紧地手忙脚乱,单是层出不尽的会议竟然让自己无所适从。且看:学生安全会,植树会,防火会,每周的行政例会,班主任调度会;还有中考教研会,语文专题研讨会等等,真可谓每天生活在“会”中。 无可厚非,一部分会议为解决问题,明确目标,鼓舞人心的确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既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实在是一些垃圾会。 教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特殊在于教师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唯有这些相对独立的时空才能为教师个性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基础。如果失去这种基础,过于地充斥一些非教育的东西,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灵性。可是,现实又让人有点无可奈何。 工作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又是多样的,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关键是看成效。私下谈话能解决的,就不要拿到会上搞;能自我觉醒的,就不必过快处理,恰如中药需细火慢煨,断不可采用“李逵式”,见到错误就大呵一声一声,“拿来的错误,先吃俺三板斧!”其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捅了漏子。这种不论错误大小,不管青红皂白的方式自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很多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一方单位的领导,自己不去自我批评,只是一味的指责下属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志,又如何能让群众信服呢?同处一个单位,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走到一起,因个人修养和实际能力的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不愉快。其实面对差异,理应理解和容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既然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找不到,那么几十个人的集体存在差异岂不是很正常嘛?如果一个领导者不具备包容的心态,不能包容自己的下属,很难说你的事业有大的发展。古人云,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高。这些都是强调包容的重要性。翻开史书看看,汉高祖刘邦谈得天下时曾说,琢磨战策在军帐之中而能定胜利于千里之外,这点我比不上张良;镇定国家,安抚人民,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兵众,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缘故哇。也正是汉高祖的包容天下贤士胸怀,方成就了汉室四百多年基业。 时下盛行座谈会,笔者认为此种会议形式很好,大家各抒己见,畅说欲言,领导可以汲取群众的智慧,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对工作很是有利。但是,一些目光短浅者偏偏不愿采取这种民主的会议形式,唯恐凸现不出自己的权威,常常是把座谈会开成一言堂,一个人高高在上口若悬河吹毛求疵的空喊一通。这类人正如毛泽东同志形容的一样: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的竹笋嘴尖舌巧腹中空。 “会”的本意是大家聚在一起,通过集思广益,把事业做大做强,当把“会”开成“毁”时,再好的事业也会被葬送,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很多的悲剧不是已经上演了吗? 现在,我们的教育事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勤奋工作,乘势而上,以一颗虔诚的心关注百年大计,当无数的“会”变成“慧”时,我们必将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