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看吴文君老师《师生有效实用沟通技巧训练》有感华家小学 张晓娜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20:14: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糸,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
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
那么,师生之间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呢?笔者以为:
一、学会笑对学生
人们常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发自内心并渗透感情的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际沟通中的“增效剂”。因此,不管怎样的学生,也不管他怎样的生气,只要老师你张嘴对他微笑,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恶意,就会放下戒备心,听你说话,就会渐渐打开心扉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学会警觉地观察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我品味着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感受到“独具慧眼”才能“见微知著”,老师是学生成长时代的主要观察者,学校生活是老师观察学生的最便捷的窗口,教师作为学生明智和警觉的观察者,惟有透过这一扇扇窗户,准确、全面、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洞察学生的心灵,并从中筛选信息,才能和学生真正有效地沟通。
三、学会聆听
威廉•冯•洪堡说:“语言是全部思维和感知活动的认识方式,是构成思想的器官。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在交流者之间构成统一性、完整性,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形象……借助语言媒介,极不同的个性通过相互传告各自的外向意图和内部感受而统一起来。心灵是最有力、最敏感、最深刻亦且最富足的内在资源……”。
中国联通的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接受资讯的渠道广、速度快,这令他们更渴望自由、平等、民主的沟通,也一定程度动摇了教师(成人)的权威地位。倘若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聆听学生心灵的语言,和学生平等对话,就能翻译学生心灵编码,就能发挥教育语言内驱的和建构的功能,与学生有效沟通。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全新和瞻前的角度解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信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00:15 , Processed in 0.0244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