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孩子“德行”培养的重要性》 平阴县博士小学 王霞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是梁先生对中国少年的期望,是国家强盛的希望所在。谈一下我对“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的理解和认识:智,是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大善者必大智 。而有大德之人才能大善 。富,是先富其心,后富其身 ,达到家富国强。而有大德之人才能大善 。 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 哪个君子不是先富其心呢? 强己、强家、强国!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夫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每个人都做的很好,国家不强才怪了,怕就怕自己没做好,眼里看到全是别人错,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同样的毛病,都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是他所做的事情都不会违背规则,不会违背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为无为而有所为。刚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很善良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跟狼住在一起的故事。到长大了,生活习惯一定像狼一样。社会是这样,但如果家长不做好。那样孩子不是更坏。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日新其德”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进德第一,修业第二 。所以我们不管社会如何如何?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百善孝为先”这是做人的根本。老祖宗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不能忘。大家看,“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都没有离开“德”,您说培养孩子的“德行”有多么重要!少年时候的“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不是到了十几岁自然就能达到,需要从小培养。 教育有三字真言,要“慎于始” ,《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 ,此处“善”非善恶之善, 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 大家可能说了,这不是迷信吗? 什么“天”? 就是自然规律,就是“道”。她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吃饭有道,睡觉有道,教育有道,遵道而行就是“德”。 有的人很不以为然,谁也不信,就信自己。历史是一面镜子,那就来个回头看。不说远的,就说从满清亡国至今百年的时间。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胡秋原讲得好“我们这一百年当中受尽了屈辱、苦难,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社会文明的衰落源于无法胜任道德与宗教的挑战,而非物质与环境的挑战”怪不得一个受过圣贤教育六岁孩童,诠释幸福是什么,就是在什么地方遵守什么地方的规矩,就是幸福。 在我们一般人搞颠倒了,看看现在的乱象,心失去了根,言行失去了准则,没有了秩序,迷了,灾难也多起来。乱象、乱世,最终人类会走向末日,多么可怕!我们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自身及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才能消灾免祸、趋吉避凶,让人类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汤恩比教授也说,中国过去的成就和历史经验,“四维”就是礼义廉耻,中国过去的成就和历史经验,已使其具足统一世界的资格,这正是西方所显著缺乏的,在这种成就的力量上 他希望来生能生在中国。说到这里,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这种自豪感来源于我们伟大的先哲。 只有把老祖宗请来,重新认识和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并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治世的唯一道路!很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有这个认识,我要赶紧补上这一课 。而且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典 ,让更多的家庭走出家庭教育的迷茫 ,用经典的智慧自我成长、教育孩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育人先育己,育儿先育心,育心用经典,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诵读经典让孩子从小涵养自天地而生的道德能量,与真正的圣贤为师为友。什么时候读经都不晚!当下行动!早行动,早受益!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享,也不是为了攀比.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一天天进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我自己的一点点成熟.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我的孩子开心.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我自己的开心.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家庭的开心幸福的啊! “学会从小事做起,身心合一!多读经典,力行经典,推广经典,小家幸福,大家更幸福!去掉厚厚的壳,敞开自己的心扉,向上跟随,做自己的主人!”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不要怕,看到光明前景,眼前的路,就相当轻松了.胜利就在你要放弃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