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 平阴县孔村小学 郭瑞红 自尊心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它能催人上进,使人奋发,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弱点,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使他精神压抑,离情寡欢,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反思我们的课堂,经常在不经意间犯下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错误。教师仅仅为了给学生提神而影响了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样做,僵化了师生关系,最大弊端是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呢? 1. 树立榜样,在感染中建立自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自尊、自强的事迹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感染,如大家熟悉的徐悲鸿学画、詹天佑建造铁路等,不都是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激励他们吗?通过榜样的感染,使学生树立起坚不可摧的自尊心。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自尊心是学生自尊心形成的必要催化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受影响最大。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自己自尊、自信与自重,才能去雕塑学生灵魂的自尊、自信与自重。
2.表扬奖励,使学生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不少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对此,不能过多责备他们,更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而应该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3.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小学生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学生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4.关爱学困生,在被爱中建立自尊。 对于那些令人头疼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心疼,应该把自己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些在学困生身上。须知,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某些闪光之处。教师应给他们温暖和力量,给他们信心,发现、肯定并利用他们的闪发点,使他们在被爱中建立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