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诵读经典 利养德行 平阴实验小学 李敏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1:4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诵读经典 利养德行  平阴实验小学 李敏

现代的孩子体验、感受不到别人对他的付出,因为就连父母有何恩德他都感受不到,常出现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如爱说谎、自私,不遵守规矩和纪律,常侵犯他人,缺乏同情心,对他人和小动物表现出残忍等。不良道德行为的儿童,在他们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缺乏一些基本需要。一个常对父母说谎的孩子,可能缺乏对父母的信任,而父母也常表现出对孩子极不信任的态度。听了李红旗老师的报告深深感受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只向孩子灌输道德准则,不如教孩子诵读经典,从而培养孩子从小知礼、行孝、自信、向上、乐观、豁达的品行。

《弟子规》的经句,从心性上看,都决定了一个孩子人生的成败。大家觉得会不会讲得太严重?不会,教育当中没有大事、小事。“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冬则温,夏则凊”,它对应的是一个人的没有责任心,他假如连父母都不放在心上,他的责任心从哪里来?所以他的责任心从对父母的孝心、从对父母的关怀,孝心起来,设身处地的心起来,细腻、谨慎的心都从这个冬温夏凊的心境当中提升起来。

  你看我们感同身受,比方我们自己身体痒,马上一抓,很舒服是不是?因为是自己的身体,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而孝子把父母的身体、父母的安危放得比自己的命还重,所以他一定能感同身受。很多孝子在外当官,突然冒冷汗,心很不安稳,赶快辞掉工作回到自己家里面,一看都是父母生病了,他才会有这种感应,感同身受。我们现在父母都已经为我们操心得要死,我们都不知道,那又谈什么能够去利益别人?所以仁爱的心就是同体的感受,就从冬温夏凊当中契入。大家看“入则孝”短短的几百个字,但却对整个孩子往后面对家庭、面对人群的心性,占着决定性的影响。

     “出必告,反必面”,这是什么样的心境对父母、对家人?那是深怕父母多为我们操心,所以一举手、一投足,只要会造成父母、家人的担忧,都要先交代好。

  我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他的学问之道,他为人子之道,在这样的次第他才能够发展得很好。所以《弟子规》本身就是一个先后次第很清晰的一本经典。把整个德行的根,孝悌为根本先扎好,然后从每一个言行举止去要求自己,进而才能够去泛爱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6-8-29 17:10:36 |只看该作者
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找到最适合每个孩子自己个例的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07:20 , Processed in 1.6174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