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乡结合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18:5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的作用越显得重要。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句话中就足以表明,家庭教育是在孩子整个教育中处第一位的,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环境中工作以来,对现代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1.家长缺乏责任心。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2.这部分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3.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4.对于现状的满足感太强,认为孩子做的已经够好了,不必要浪费太多的经历去学习。从而导致现在学生、家长的“上进心”不强。

  二、几点看法及建议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已不容繁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转变认识。

  如今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如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抓住时机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开展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培训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价;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等。

  2.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档案,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情况。

  3.重视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渐淡漠,但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4.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体看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在为先。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成一股绳,一起用劲。我想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12:43 , Processed in 0.0188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