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平阴县博士小学 李桂清 现在的家长最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了,父母笑了;孩子今天在学校挨批了,某一方面不尽如人意了,父母烦了。特别是在当今的独生子女时代,一方面独生子女骄生惯养,是温室中的花朵,很难经受风吹雨打;而另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加大,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做到内外兼顾,这是摆在我们这一代父母面前不能回避的话题。现在学校有良好的现代教育环境和让我们信任的老师,在家里,家长又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现在的家庭中,孩子是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孩子的生命授之于父母,父母就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教育环境很重要,我觉得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培养孩子,要有平凡的意识,孩子就是孩子,他有他儿童的天性,不要把孩子想像成“天才”、“状元”,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然、自由、自在的家庭教育氛围。 1、如何分配业余时间的问题?在保证自身合理睡眠时间的基础上,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和特点,我希望孩子能无忧无虑地和小朋友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又能学会与小朋友和平相处的能力,让孩子感觉不到孤独,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其它比如看电视和玩电脑,我的观点是在特定时间内给孩子自由,每天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看电视,前提是完成家庭作业,主要看“少儿频道”,“少儿频道”本身就是为儿童打造的,传播的信息量很丰富,“看电视”既可以让孩子得到学习之余的放松,又可以接受到家长和老师不能传授的知识,这有什么不好呢?玩电脑游戏我比较限制,因为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等发现孩子上瘾后再想改变现状就很难达到目的。 2、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的家长大多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能太在意成绩,特别是小学阶段,考试成绩的好坏一方面体现孩子本阶段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真程度往往直接左右着考试成绩,我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考100分,前提是认真。人是一种有感性的动物,总会有波动,成绩好的时候,家长要学会鼓励,成绩不好了,要看问题出在那儿,不要去责怪孩子,要认识问题的根本,其实孩子根本就没有错,成绩有波动这是正常现象,错的是父母,没有正确认识孩子的波动。其实每个孩子都想考100分,小孩子最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认可,所以说每次做题或考试孩子肯定都是很尽心尽力了,谁不想把最好的一面表现给老师和家长呢?只是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疏忽大意而丢掉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分数,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怎么办?是用简单的错一罚十让孩子记住本应避免的失误,通过强化训练被动的接受题海战术,还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求知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我看来,做好这一切首先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让学习向孩子的兴趣点靠拢,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灌输知识,较前一种方式应该更容易达到目的。 3、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既轻松愉快又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开始重视学习的结果,重视老师、父母、同伴的表扬、赞许,对鼓励的语言感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找她的闪光点,不要放过每一个表扬的机会。在现代教育方式中,我比较认同赏识教育,小学阶段赏识教育是比较合情合理比较科学有效的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赏识就是赞扬、尊重、欣赏,小孩子处在不成熟的人生阶段,特别看重别人的认可,“赏识”可以满足孩子成长中心理上的需求,平时家长要慷慨一些,多和孩子交流,多给孩子们一点赏识,一点关爱,满足孩子的心理期待,让每一个孩子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众所周知,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做起来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就要俯下身子和孩子交朋友,只有站在同一高度我们才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只有和孩子多交流才能知晓孩子的内心世界,只要和孩子成为了朋友,孩子的兴趣就会尽早地发现和发掘,就能更多地制造学习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