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本身就应是不断的创新的。创新教育是对人类教育功能的复归,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弘扬。可以说,创新同样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呢?西方“物理学之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寻找那个能够撬动教学过程的“创新支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支点”?所谓“创新支点”,就是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堂中都要立足于通过一个(或几个)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或要素),来突出或强化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这些关键环节(或要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的“创新支点”。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既要主动设计创新教学环节,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创新表现;既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固有的创新教学因素,又要及时点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闪现的创新火花。“创新支点”理念体现在教学材料的选择、内容的重组、过程的设计、媒体的改造、以及板书的创新设计、例题条件和结果的发散与优化,乃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到表现等。 (一)“创新支点”之教学内容的整合——实现“社会文本和教学文本的契合”。 教学过程是教材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的过程,是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是构成学科课程的各类组件,也是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所必须掌握与知道的内容。也就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所传递的目标信息,“创新支点”的灵活运用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二度开发与重组。 “创新支点”之教学内容整合理据和策略 理据 | 策略 | 基于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 | 选择贴近于学生生活和学生心灵内容 | 基于教材编排者的编选意图 | 看内容所在的学段和学段的教学目标 | 基于文本特点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 帮学生寻找同类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 | 基于不同组合的单元教学目标 | 看教学内容所在前后教学单元教学目标 | 基于教师个人的人格与学养 | 通过教师帮助学生走向更加丰盈的世界 |
古语有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可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及时补充,巧设实例。以达到化未知为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化繁难为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化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案例: 今天上《木兰诗》课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次课能初步背诵是强记,课后要熟读牢记。小忻噗嗤地笑了一声,问其原因,他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附和他的意见,说“跋山涉水总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一脱,小脚就出来了,怎会不知是女的?”我指出北朝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学生异口同声的问: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呢?我说:赵翼的《陔余丛考》,其中《弓足》一篇记载:南唐后令宫嫔娘以帛绕脚,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课余将查阅所得告知同学。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开启了学生“思维场”,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又更好的理解了木兰的形象,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创新支点”之教学文本的切入——寻找“解读教材的突破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文章的层次结构就是作者这种思路的显在形式。切入点就是“创新支点”,是能总领教学,激起学生学习期待的小山口: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不仅是学生与学习材料的最佳连接点,培养学生从语言中获取信息,提升思维品质的能力,从而使教师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案例: 以作文课《舌尖上的记忆》“小组热身”为例:作家陆文夫曾说过:“吃饭问题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是啊,我们自古就有圣贤之言:“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以食为天”。我们呱呱落地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口母乳,长大了进入社会,有时会被人问道“你在哪儿混饭吃”。试想在座的各位哪一个不是天天与“吃”打交道?吃是一门学问,而谈吃则更是一门学问。课前让学生品尝不同口味的花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最喜欢哪种口味的花生?学生难得有小组共同品味美味的体验,各个神采奕奕,争妍斗艳,各展风采,学生的情感被触动,思维被打开,强烈的生命体验也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 案例: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标题首先为读者呈现的是两个生活场所。这也正好是行文两个部分,文章前半部分写的是在百草园里的生活,后半部分则是写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两部分和谐统一。鲁迅回忆了童年的甜美的快乐,表达了对自然的爱和知识的追求。据此,可以设计,如果小鲁迅邀请伙伴到家中做客,他会选择哪个季节?文本描写了春夏秋冬的百草园,很自然就将学生带入了对文章的深入研读。 还有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前半部分在充满贬义色彩的文字后面,许多地方含有同情与怀念。这双重色彩,贬义色彩形诸文字,同情与怀念色彩则隐在叙事之中。透过文字我们不仅能认识阿长,还能体会到写作时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后半部分以《山海经》为中心,前有铺垫,后有延伸,中间更是写得激荡人心,反复咀嚼,能体会到阿长对童年的鲁迅的影响。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问,阿长是“我”家一个女佣,是一个怎样的人?《山海经》是一部神话经典,在小时候的“我”看来是怎样一本书?将女佣和经典并列在标题中,作者是怎样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教学的“创新支点”处往往就是教学重点,可直通教学目标。在选择这个“支点”时,考虑学生的兴趣,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机制。为了缩短流程,找准教学重点处,通过创新设计直通目标。“创新支点”就是在具备势能的地方掘口,造成流势。教学中所谓的势能处,就是具有难度,要跳一要跳才能摘到果子的地方。设置创新支点,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过程,思前想后,上通下达,思维如潮,势不可挡。 (三)“创新支点”之板书的创新设计——黑白融合的教学艺术。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的实际,敢于创新,设计出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板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新课标理念,创造教学的新局面。 板书是推动教学展开的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计算机日渐广泛应用于课堂的今天,板书已为许多老师所忽视。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在课堂中板书已经不重要了。计算机的演示固然形象,但它一点即逝,也会让精彩的教学内容如过眼烟云,而板书适应着教学和学生活动思考的节奏,能引导学生紧跟教学,对课堂有深刻的印象。指出:“一个不注重板书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可能很好。”忽视板书当然不好,而长时间千篇一律的板书,也会让活泼好动的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兴趣。相反,丰富多样,新颖活泼的板书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联想,便于他们牢固地掌握课堂所学。因为,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变化的关键时期,有着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好奇的特点。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板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的实际,敢于创新,设计出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板书也为“创新支点”之一。 案例: 小说《范进中举》,作者吴敬梓将人物前后语言,神态和行为作了鲜明的对照,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的残害及世态的炎凉,在教学中,我便依据文本的这种写作特点设计了如下: 中举前 中举后 范进 穷困潦倒 荣华富贵 胡屠户 骂:现世宝、尖嘴猴腮 赞:贤婿、才学高、品貌好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是天上的星宿 张敬斋 漠不关心 前来拜会、送房、送银 (腐朽的制度、丑恶的灵魂) 这种板书,用简洁的语言加上必要的线条,把主要人物前后的言行神态清晰地展现出来,既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的展开,又勾弦提要地引导了学生学习鉴赏。 案例: 学习《破阵子》这首词,“让学生体验诗人的词风,和诗人的精神世界相互碰撞、融合时达到培养民族情结的情感和价值观”,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在深入学习《规程》之后,决定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设计“创新”支点,运用“创新支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达成发展目标。那还是回到文本,从文本入手,寻找创新。当“可怜白发生”作结时,我加入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是老了,但却老当益壮,壮志不改啊!辛弃疾是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当益壮,壮志犹存,报国之心仍在。又补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些“游人”把北宋都城汴州已经葬送掉了,他们到了杭州,还在整天寻欢作乐,歌舞升平。当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又通过创新理念将板书变换成了一把宝剑,当这把宝剑定格在黑板上时,也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再者,辛弃疾没有在战场上实现抱负,却在词的世界中留下不朽的身影,为了将创新发挥到淋漓尽致,我又为辛弃疾写了一首藏头诗(板书):“辛艰报国乱世中,弃之坚忍心中痛,疾风荡尽胸头志,悲恨青史化长虹。”辛弃疾依旧散发着无尽的人格魅力和风采。我想学生此时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首词,是在“创新支点”的指导下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个境界具有一种强大的驱力,使师生沉浸其中,视通万里之外,思接千载之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情感被触动,思维被打开,强烈的生命体验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课堂逐渐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众多,教师板书设计也是其重要的“支点”,所以精心设计板书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轨迹,借助直线、箭头等符号确定行进路线,排列知识要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勾勒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揭示教材间的外显和内隐逻辑联系,巧妙推理。板书的文字不要求多,但要显示纲目之间的从属、包容、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显示教师科学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多层次、广角度地把握知识信息。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济南历城第三中学 张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