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性论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4:02: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的生命的过程,就是读懂人性的过程。
古往今来,无数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对人性有着各种不同的论述,但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相同,对人性的认知自然各异。
虽然对人性的认知各不相同,但无非于“性善论”或“性恶论”,但我认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对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准确,也不全面。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我看未必。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没有思想、没有认知、甚至都不知道“我是谁?”人性尚未形成,更无从论及善、恶。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谁也不说“这小孩善良”,但也没有谁会说“这小孩恶劣”。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无。
婴儿稍大时,对周围的一切有所熟悉,已经知道了“我”的存在,也开始知道冷、饿,但仍然知之甚少,一切都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没有独立形成自己的思想,心中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意识已经形成,人性也开始萌芽,但这时的人性,如同洁白的雪花,也如同清澈的泉水,没有恶念,也没有善念,这时的人性,就是一个字——“纯”,是100%的纯洁物。
懂事之后,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的思想,知道了“我”、“你”、“他”,开始懂得了善、恶,这时的人性,善、恶刚刚形成,但尚不理智,一切全凭自己的好恶。在这时,既有善的行为,也有恶的动作,比如一个小孩,看到邻居家一个小孩穷,就拿出自己的一部份零用钱帮助小邻居,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人性中善的表现。又比如,有的小孩小时候有小偷小摸,此事虽小,但从人性上说,这难道不能算“恶”吗?正因为人在懵懂时期,是人的意识、理念和思想逐渐建立的时候,也是人性刚刚形成的时候,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人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就对子女一生的人性,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因此,《三字经》说“苟不教
,性乃迁”,岳飞的母亲教育岳飞“精忠报国”,成就了岳飞忠勇的一生,乱臣贼子的安禄山,就有了贼子乱臣的安庆绪。
成人之后,人的人性已经确立。但不能简单地说人性是善还是恶,因为人性中,不可能完全都是善的,也不可能完全都是恶的,如果问人性是善是恶,只能说“人性有善有恶”。我们常说的一个好人,他也有作恶的时候,同样,我们常说的一个坏人,也有行善的时候,人性的善恶有时会变化的。宋朝的张俊,曾经提拔过岳飞又陷害岳飞,李世民为了当皇帝,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成吉,但他又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这都充分显示着人性有善有恶。汪精卫曾经是个革命青年,曾谋刺清朝的摄政王载沣,他最后沦为了大汉奸,他的人性,是从“不恶”变成“罪恶”的。晋朝的周处,原来是个恶棍,为害乡里,而后来改过自新,造福一方,他的人性,是从“恶”变为“善”的。
人性如此复杂,但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人性基础是“善”,如果人性的基础是“恶”,那“天下大乱”,人与人之间自相残杀,没有稚序、没有法律、没有商品交换,人类就像动物世界一样,人类无法生存,更没有人类的文明。在正常情况下,人性是善的,比如一个陌生人问路,我们只要知道,都会为他指路的。比如我们坐公交车,人很挤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年人上车,会立刻起身为其让座。再比如我们朋友有困难,问我们借钱,我们也会慷慨解囊予以帮助的。
但是,“善”的人性中,也同时有“恶”盘踞着,人性中的恶如同善一样,都是人性中的基本属性。有的人一旦为了利益,善念有时会被熄灭,点燃的是“恶”的邪火。中国古代的帝王,他们皇室一刻没有消停过,也一刻没有肮脏过,皇族们为了争夺皇位,父子、兄弟间互相残杀,杨广杀杨坚做了隋炀帝,李世民杀李建成做了唐太宗,唐高宗李治娶了他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昭仪武媚娘为皇后,唐明皇李隆基娶了他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为贵妃。贪官们为了自己享受,不惜贪污国家的巨额财产。盗窃犯为了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不惜损人利己。人在面临巨大危难,甚至生死考验的时候,也往往会变“恶”。向忠发曾担任过中共的主要负责人,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后,他叛变了党,成为可耻的叛徒,据说,连儒雅的周恩来同志,也说“向忠发的忠操不如一个妓女”。在革命年代,又有多少原来的革命都被逋后,经不起威逼利诱,贪生怕死,叛变了革命,成为可耻的叛徒。
看来,使人性中“恶”的“邪火”点燃的罪魁,主要是因为利益的诱惑和面临凶险的考验。我们的绝大多次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也有许许多多的草根。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利益的诱惑,不为之动容,不改变自己“善”的本性,不做损人利己的恶事。无数个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岳飞以“还我河山”为己任,文天祥为了效忠南宋,誓死不降,孙承宗为了效忠朱明,城破身亡。这些民族先烈和无数个革命英雄,不为利益所动,不为凶险所屈,他们是高尚的人格,他们是伟大的人格,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人格。
人性中有善有恶,我们不能苛求一个人的人性中绝对不能有恶,但他只要没有损人利己,只要无愧于大义,只要将人性中的“恶”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这个人就可以算是“好人”,这个人的人性就可以算是“善”的,这个人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人性的善与恶,如同《易经》中的阴阳鱼,阴着有阳,阳中有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有的人在行善,有的人想作恶,只是冲动的立即去做恶,也有些想作恶的人惧怕法律,不敢做恶。“人”之所以是一撇一捺,是因为人性中的“善”与“恶”互相支撑,形成了人性,形成了人。正是因为人性中有善有恶,人类社会才如此精彩,人类文明才如此光辉灿烂。如果人性中只有善,而没有恶,那“人”就不是一撇一捺,而只有一笔了,人类也早已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性的善和恶非常复杂,不只是做好事和做坏事之分,也包含着同时拥有同情心和嫉妒心,我们看一个人可怜,不由自主地同情起来,并给予帮助,我们看一个人发达了,也不由自主地嫉妒着。人性中还同时有着高尚的一面和卑贱的一面,我们都爱国,我们都拥护正义,我们都有一颗正值的心,有的人为了正义、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就是人性中高尚的一面,但人性中也同时存在卑贱的一面,人有时非常自私,为了利益,争得你死我活,也有的人在领导面前、在老板面前,溜须拍马,讨得领导欢心和欣赏,还有的人为了钱,不惜做妓女。人性中还同时有着勤奋和贪玩。谁都想好好工作、勤奋学习,尽量少玩些,但在工作时、在学习时,难免会走神,心不在焉,而玩的时候,又非常地投入,而玩过之后,又后悔了,“今天又浪费了这么长时间”。人有时非常通情达理、易于沟通,人又有时刚腹自用、顽固不化。人在面对爱情时,也会同时存在专情和花心,和一个人谈恋爱时,就想对他(她)永远专情,一生一世只爱他(她)一个人,而看到别的异性时,难免又会开小差。人性就是这么奇怪,就是这么复杂,如果您曾有过这些正面的事迹,恭喜您,您是人格、人性是健全的,如果您曾有过这些负面的事迹,请您不要自责,这是正常的,人性就是如此。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面对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呢?我认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多些善念,消除恶念,多考虑别人,少些自私,多些奋斗,少些享受,坚持真理和正义,经得起诱惑和考验。可以用儒家思想的“仁爱、正义、自强”,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生。
这是我对人性的    浅略认知,只是冰山一角。我认为,人的生命的过程,就是读懂人性的过程,解读人性的过程,也是享受生命的过程。让我们在这幸福、安康、和谐的社会生活中,共同解读人性、享受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3-5 21:40:46 |只看该作者
解读人性,享受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2-3-9 10:00:48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2-3-16 11:03:33 |只看该作者
帮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是否保持了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0 15:57 , Processed in 0.0177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