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06:2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混淆往往造成实际工作中的概念混乱而造成分工不清,导致前面所述的简单问题的扩大化或者真正的问题的萌芽不被发现,在这里笔者试着从二者从属的对象的属性、师生关系、目标、内容与任务、工作原则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做出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一)两者所从属的对象的属性不同
德育目标和内容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附庸;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完全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每个个体都要求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它是人的附庸。
(二)目标的不同
如前所述,德育主要属于社会属性的人才培养活动,所以德育工作主要致力于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问题,解决政治经济等社会层次的社会定向问题,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等问题,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良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要解决学生心理的成熟不成熟、健康不健康的自身问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各不同心理派别各种理念(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矫正、认知心理学的纠正错误认知信念、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支配下的心理咨询等手段使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发挥心理内在潜能、优化性格、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自我概念并适应环境等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主要是目标形成良好、正确的个人人格,与前者相比,其关注的角度的个人因素要大于社会因素。
(三)内容与任务不同
德育主要以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医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 ,主要涉及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内容。在阶级社会里,德育内容始终充满鲜明的阶级性,一方面德育要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或时代的整个社会关系状况或社会要求,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社会关系以及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另一方面,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属于人的自然属性问题,只有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强弱及早晚的差异,并不存在社会政治方向问题,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如德育工作一般不处理和解决诸如神经过敏性焦虑、强迫症、厌食等属于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一般不直接解决政治观点、立场态度等问题。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等各面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四)工作原则不同
德育坚持价值导向原则,具有公开性和群众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旗帜鲜明的评价、教育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则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需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德育工作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非判断旗帜鲜明;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帮助学生理清事实,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由当事人去做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采取引导宣泄、缓解心理紧张与冲突的做法,使学生回避困难或放弃自我追求,以避免心理失调。德育工作鼓励学生有勇气公开承认错误;心理健康教育却强调为当事人保守秘密,以保护当事人的自尊。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属性要大一些,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本能的发展,而德育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要求以社会为本,个体要服务于社会。
(五)方法不同
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 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 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 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 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 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 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 规范他们的行为。”心理教育则要求不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 这样做不是不要价值取向, 而是通过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 让其自己去做是非判断和行为决策,心理教育经常采取宣泄、缓解心理紧张的做法, 强调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以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有会谈与倾听、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量、心理训练、集体咨询等。这些区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各学科独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们在培养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教育作用。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同点及内在联系
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将二者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际工作可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向纵深开展工作,深入且有区别的将问题处理好。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同点
1.终极目标
我国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不管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目标,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二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2.服务主体
二者的服务主体都是学生,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教育功能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3]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性
1.心理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导向
健康的心理素质由各种要素组成, 其中, 首要的心理要素是社会适应心理和道德心理。在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适应包括对我国现行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适应, 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政治观在其中起着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心理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心理教育中注入思想道德的精神内核。
2.思想道德教育以心理教育为基础
心理教育虽然没有思想道德教育所具有的较强的意识形态性, 但作为一门以人的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身就包含了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心理依据,思想道德教育过程要以学生的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以及学习心理作为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并为解决思想道德问题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掌握自身工作的心理素质要求,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3.个性心理是思想道德理论指导行为活动的中间传导者
人的行为要上升到思想理论的高度, 首先要经过个性心理活动的中间传导; 道德理论思维要指导人的行为, 也要通过个性心理活动的中间传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 生理现象的领域内进行的”, 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要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 同时也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这样, 个性心理状况不仅影响思想道德品质的程度、范围等量的规定性, 也影响思想道德品质好坏、善恶等质的规定性。优化心理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 对于形成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动机、意志、信仰等个性心理特征, 遵循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规律, 必将大大地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能力。
4.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交叉性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和提高, 发展他们的思想判断力和道德品质, 心理教育是指向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而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在现实的人身上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性格是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思想方式在处理人与事物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综合。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属于个性心理结构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要素, 如此构成了人的性格与人的道德品质的直接相关。品德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 而人格更强调个体的自然属性, 两者表现在同一个体身上, 表现出相同的素质特点。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个体人格完善的过程, 是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德育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性, 特别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 而这些也正是心理教育的任务。上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等创立教育心理学以来, 人们一直避开道德问题去研究心理问题, 造成现代德育心理的研究落后于其他心理的研究。在我国, 将心理科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相结合, 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刚刚开始。心理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学的有机结合, 可以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创新, 也可补充德育心理研究的先天不足。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综合, 同样符合当代学科间整合的大趋势。“各门科学的共性才是本质的东西, 而它们的差别具有某种偶然性, 只能被看作实际方法的不同种类。”如此说来, 与思想道德有如此必然联系的心理学教育, 不仅在事实层面, 而且在理论的合理性论证中同样难以成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9 00:52 , Processed in 0.0253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