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参与团队的合作程度,只有与团队成员充分的合作,才能实现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和交流应用。而在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方法,除了集体合作学习以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美术的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二、课题的理论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开始在很多学校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但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研究还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本课题的研究将从小学美术学习的特点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的细节出发,去审视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展示环节,力图发现和找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有效性的最佳方法,从而为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完善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表述不一,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表述:1.美国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D.W Johnson?R.T Johnson)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2.我国台湾的教育学者林生博先生在论及合作学习时指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效关系到团体的荣辱。” 3.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Z.R.Mevarech)女士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预设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而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和丰富学生在展示环节的展示方式,,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培养他们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美术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使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成为真正高效的课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有效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小组合作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研究内容: 1、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在课堂生活中拓展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方面拓展良性空间。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美。 四、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二)、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三)、构建教师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运行效果。 (四)建立动态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应体现动态,生存、丰富,可以有多种评估形式,可以体现学生个性、可体现教师个性。而且每种形式都应该给学生、老师很大的发挥余地。评估过程应凸现人文和谐。以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个体发展的和谐。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周期:1年(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课题论证,形成可行性方案、申报立项课题,拟定实施计划、购买相关资料、学习培训,为课题实验做好前期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 进行开题论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组织研究;围绕课题研究目标,针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三)、结题阶段:(2012年10月-12月) 整理课题研究的课题资料,分析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 研究预计形成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多种多样,针对本课题的特点,准备以论文,个案分析和课例等形式呈现。 (1)研究报告集;(调查报告、实验方案、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集;(经验论文集、教案设计集、教学案例集) (3)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类学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