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照 亮 你 的 心 灵——培训感言及工作案例展示 沈阳市朝鲜族第六中学 金丹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0:47: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照 亮 你 的 心 灵

               ——培训感言及工作案例展示

【摘要】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爱学生。本文结合培训心得将班主任工作一些案例一并呈现出来,阐述班主任应照亮学生的心灵,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关键词】管理 爱学生 育心灵   
【目录】

一.         讲座感悟

二.         工作感悟

三.         案例分析

(一)              叛逆的小龙

(二)              好学生也不好管

(三)              教育工作者要善用移情


参加沈阳市百所提升校骨干班主任培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听了几场极具感染力,极生动的报告。刚开始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是真的不愿意去听,觉的报告都大同小异,会让人昏昏欲睡。然后拿了一大堆学生的卷子打算开点小差或者好好睡一觉,可是在聆听每一个讲座期间我竟然动都没有动一下,一张卷子也没有批改上,开个玩笑说,四位老师的激情四射充满魅力的演讲,“吵得”人睡也睡不着。我觉得当了十年的班主任好像都白过了一样,虽然也小有名气,虽然也有很多证书奖励,虽然也有点经验,但是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差得太多。王文英老师很“另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很诗意、很个性、很阳光、很女人。她的那么多班级管理的故事,让我充分感悟到我们可以生活得很阳光,关键在于心态要阳光起来,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是阳光向上的。全艺老师很“温婉”,我喜欢听北京味的普通话,听她的演讲就好像讲一个故事,没有诠释很多理论和规矩,她只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爱着她的学生,一封封给学生的信,一个个学生们制作的幻灯片,都是她对学生无限的关心与爱护。段惠民老师的课起初真的有点让人听不懂,可是一会就适应了,因为听到他说了很多的“段惠民说”,非常贴近教学及管理实践,感叹于他知识的广博,将很多教育大师的理论与自己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听张景浩老师的演讲就好像在听一段单口相声,非常有意思,他除了给我们班主任管理的好的方法,更多的是怎样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生活经验。我知道大师们都是经历过很多年风雨与历练才能走到今天,才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我在想,如果我工作了15年,20年,25年能有自己的理论吗,能像他们一样讲出自己的故事给别人听吗,今天我也总结了几个案例,很简单的案例,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写出了我的所思所想,供大家分享。

曾经憧憬自己的一生过得轰轰烈烈,曾经梦想着拥有自己的洋房汽车,可是这一切在做了老师这么多年后,突然顿悟,原来自己就是个小人物,宇宙那么大而我那么渺小,成功了又如何,富足了又如何,原来我的梦想比学生的还要幼稚可笑,终于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满足,学会了更加专注于现在的生活。我发现我拥有比那些有钱人人还要宝贵的财富——我的学生。从事教师工作有十一个年头,教过的学生也有将近千人了,能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安安静静乖巧懂事的孩子,还有那些曾经给我添过无数麻烦,却还是亲切的叫我老师老师的孩子。

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些我都记不起来了,可他们却说:也许老师您的行为只是一个不经意,或者只是出于一种责任心,可在我们心中却成为了永恒,我们从您那里知道了怎么做人,您照亮了我们的心。

何谓“教育”?所谓教,就是教做人,所谓育,就是育心灵。这是在讲座上听段老师说得一段话,它最简单也最朴实。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有一个叫小龙的孩子,身材很小也单薄,可从小就是个小霸王,凡事要依着他,家长惯着,同学害怕,据说他可以找很多厉害的人,刚开学的时候和同学们要钱,找人打架,课堂上扰乱纪律,同学们是敢怒不敢言,因为这一个孩子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很差,我找他父母,结果回家以后他爸爸把他打了,第二天上学后,他变本加厉,甚至公开和我顶嘴,当时我就发觉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于是在他和我大声喊的时候,我没有制止他,也许在学生们看来这个老师太窝囊了,等他说完以后,我让学生们继续学习,一天我也没有说什么,小龙时不时地看我一眼,他在担心老师到底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从他那种单纯的眼神里看得出我可以改变他。放学后,我让小龙留下,问他今天为什么这么发火,他看我的语气很柔和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告诉我昨天怎么挨爸爸打的事情,撸开他的袖子,果然有被打过的痕迹,我问他疼不疼,他说习惯了,“在家里,妈妈一切都顺着我,爸爸很少问我事情,有些事情妈妈都瞒着爸爸,因为只要爸爸知道我做的坏事,会连着我和妈妈一起打,可是他管过我什么,没有一次给我开过家长会,没有一次和我好好说过话,晚上回来总是醉醺醺的,没有一次给我辅导功课,我讨厌和他相处,讨厌这样的爸爸。”我问他,很多事情你明明知道是错的还这样做,是为什么?“因为我想爸爸注意到我,我做得好的事情他从来没有表扬过我,那我就做不好的事情,然后告诉他是因为他我才变成这个样子的。”多么强烈的逆反心理啊!他爸爸是整个事件的中心人物,实际上小龙多么希望得到父爱啊!于是,我找来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并没有想象中粗暴,他也真的很爱自己的儿子,只是不知道怎么做好一个父亲,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深深的伤害了儿子。我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尤其是亲人父子之间,告诉小龙要和爸爸说出自己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小龙回家以后主动说话了,还和我们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和他爸爸不再像仇人了。在学校小龙也有着天翻地覆的转变,变的安静了,不再做坏事,遇上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帮上一把,同学们都惊讶于小龙的变化,都说他变了一个人。有一次小龙的头意外撞在了栏杆上,一天没有上学,我买了水果利用下班的时间去看他,看到我他高兴极了,不停的问我学校发生的事情,同学们好不好,我和他说同学们希望他早日回到学校,他低下头,“老师我对他们曾经那么的不好,我错了。”心病还需心药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在于你在气势上压过他,必须能够找到问题在哪里?小龙后来还是转学去学了技术,给我的来信中,他说“老师我永远忘不了老师那天留下我谈话时看我的眼神,从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错了,并且发誓以后都不再做坏事,因为在那之前我总认为没有人真诚的对待我,没有人关心我,是老师让我感受到爱和温暖,”

并不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会出现问题,我发觉在学生青春期过程中,每个孩子每天都在变化。木子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在他爸爸出国打工后,他的行为变的很古怪,非常注意穿戴,总是向姥爷要钱花,经常不按时回家,晚上打篮球打到十一点钟,白天到学校来睡觉,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绩由原来的年级30几名下降到70多名,当我找他谈话的时候,他不以为然,甚至还说“不就是下降几十名吗?我学几天就上来了,”“那么你以为别人都在原地等你吗?我不在乎你成绩怎么样,而是你怎么对待生活,因为没有严父管着你就放任自由,随意挥霍父母的辛苦钱,自己整天在外面买好吃的,从来不给姥爷带一份,朝鲜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孝与敬,起码不应该让他们担心,可是你每天晚上那么晚回来,姥爷提心吊胆的,远在他乡的父母更是担心你的安全。”这个孩子一下子呆住了,什么话都没有说,第二天,他给我一个纸条,“谢谢老师及时提醒我,因为爸爸突然走了,我觉得没有人再疼我了,一下子很迷惘,以后我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希望老师可以帮助我考上一中,那样我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人生路上总会嗑磕绊绊,能够让他及时的找到自己的方向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他现在依然成绩优秀,而且对人多了一分谦逊和恭敬。

青春期的迷惘不只是男孩,女孩也一样。一个叫慧慧的女孩,一年级的时候曾经考过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上课经常打瞌睡,家里人说她经常晚上自己一个人去散步,成绩也一直在下滑,我和她的家人都为她的转变而担心。原来,这个女孩很内向,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因为不属于我们学区,她小时侯的好朋友都在另一所朝鲜族学校;父母在外打工,只是用钱来弥补她,妈妈天天打来电话叮嘱这,嘱咐那,反而造成了她的逆反心理;一年级的时候那么拼命,现在觉得累了,总之很多理由,弄得她现在这种消极情绪。我和她谈心,和她在周末的时候一起去散心,刚开始我总以为是因为孤单,多陪陪她就好了,可是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后来通过侧面了解,她有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可是他要离开沈阳,我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校当然不能提倡早恋,但怎么说会有效果呢?她又是那么内向的一个女孩。正在这时候,我们学校要召开艺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同学们反映说,慧慧跳舞很好,那就带上她,果然在练习的时候她非常的专心,艺术节上她的表演让同学们看到另外一个活泼的慧慧,我当全班面表扬了她,一下子她好像改变了许多,不再那么忧愁多虑,学习劲头也足了。我利用了移情的方法,首先我自己理解学生的痛苦设身处地地为她想想怎样能摆脱这种痛苦,然后给她展示的空间,让她转移视线从原来的想法中解脱出来。后来她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不应该那么悲观,不知道这算不算早恋,以后回忆起来会觉得很好笑吧,但是我也不后悔,因为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一个人要调整好心态很重要,我会努力的,谢谢老师。”这样的结局很让我欣慰,早恋的事情不是说制止就可以制止,如果我硬性的要家长出面来制止这件事情,她那么有自尊心的女孩恐怕是承受不了的,后果不敢想象。

如果老师能够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敞开心扉,快乐明朗的生活学习,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我每天都很快乐,所以我不喜欢板着脸,因为我每天都微笑,所以学生不会害怕我,因为我真心的喜欢他们,才能真诚的去教他们——无论是知识还是做人。我愿做一盏明灯将你的心灵照亮,不求你有所回报,只愿你在人生道路上坚强自信,奋勇前行。

【参考书目】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张万祥选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2.  《就这样走出乡村》,段惠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3.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9 11:26:3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0-31 11:50:4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2-11-2 18:06:0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1 22:50 , Processed in 0.0260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