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后“茶馆式”教学理论的心得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6:11: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后“茶馆式”教学理论的心得

呼和浩特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   周贵

参加校长培训班以来,按照教育局要求进行网上自学。在一次培训中听到专家谈到“后茶馆式教学”觉得很是新奇,于是就在春之雨---中国教育视频网上搜索到了张人利校长的有关“后茶馆式教学”——以学定教的教学讲座,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个疑问,“后茶馆式教学”到底是什么东西?观看视频后才知晓,原来先在上世纪80年代教育家段力佩校长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议议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议是对话的重要方式。茶馆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茶馆式教学的精髓值得传承。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张校长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

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有一个核心——“议”为核心。两个特征,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过去,也有强调教师“精”讲。问题是究竟“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管通过书中学搞懂,还是通过做中学搞懂,教师都不应该讲。其实,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因为,重点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也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教师不认为的难点,有可能是学生的难点。而且,这一关键干预因素体现了“先学后教”、 “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弊端:教师总体讲得太多;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模糊。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法相和解决。在学校的日常听课后我向老师们提了一个问题:“这堂课上老师问了好多个问题,为什么不让没有举手的同学也能发发言呢?”问题十分深刻,它不仅涉及了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且,揭示了教学的本质: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是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还是要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学习、生活的各种经历,形成了对事物形形色色的看法,形成了一套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能掌握这项知识,甚至会出现“闪光点”,也有的会产生“相异构想”。如果不管学生在想什么,只管教师讲的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暴露与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三个发展,即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反思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是“茶馆”里的一位积极的旁听者。课堂上要精讲多悟,浓缩教师讲课的时间,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并且要勇敢提出自己的疑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2:16 , Processed in 0.0285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