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2-10
- 最后登录
- 2018-12-2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4147
- 精华
- 1
- 帖子
- 965
|
1999年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跨入了“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大门,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恰逢学校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新基础教育”实验。我怀着满腔的热忱,一次次听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报告会,感受着“新基础教育”的魅力,憧憬着富有生命活力的“新基础教育”课堂。1999年上海市英语教材由普教版改成了牛津上海版,使我又有幸成为了学校第一批英语新教材的实验教师。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开始了毫无包袱的大胆尝试。虽然没有什么顾虑,但怎样把“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落实于课堂,我实在是懵懵懂懂的。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经常随堂听我的课,给我具体的点拨,我逐渐有所感悟,并开始了主动探索。
一、让“小动物”说话
牛津教材中有多个语言主题,如at the zoo,on the farm等等,在教授完新知识后,学生在老师拟定的主题下,自己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成为了学生喜爱的一个环节,游戏式的表演,课堂总是很热闹。记得实验初,学生在分组表演此类主题时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表演动物的学生表情、动作都不错,可就是没有开口,或许在他们的观念中动物是不会说话的吧!当时对于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多少关注,虽然我也觉察到,那些喜爱开口说英语的同学大都不愿意扮演动物,而那些在口语上较薄弱的同学呢,总是抢着要做动物。一次评课时,指导老师提起演动物的学生说的这样一句话:“反正我总是做动物的。”这句话可能是抱怨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或许是庆幸自己不用动脑筋。我突然意识到,“新基础教育”要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呀!这部分扮演动物的同学只是当陪练,长此以往,班级同学口语能力的两极分化会加大:能说的更愿意说,不能说的更不敢说。
可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到了角色轮换法,这次扮演动物的学生下次就不要扮演动物了,这样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方法不容易实行,学生英语能力本身存在的差异,限定了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如果主要角色说话水平降低,会影响小组的活动水平。指导老师给我出了一个主意:“可以让动物也说话呀!”一句话使我清醒:是呀,本来英语情境表演就需要学生的想像和创造,如果动物说话,每位表演者必须说话,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了练习的机会。而且,这样给情境表演增添了童话色彩,更加轻松有趣,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可以根据角色特点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
这件事情还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否热闹、学生是否快乐,这些还只是表面的要求,关键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投入学习。游戏的设计、活动的创设固然为英语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也常常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但并不是热闹的游戏活动都能够有助于教学。重要的是,游戏是为了教学目的而服务的。此后,在教学设计时,我会这样问自己:每个环节想让学生学什么?设计的活动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如果游戏无助于教学,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那么我就会坚定地取消,以抓住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游戏性的弹性作业
童趣的游戏能够使一些比较机械的英语练习变得有趣,可以让各种水平的学生毫无顾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游戏情形下会消除害怕,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发挥潜力作创造性的练习。这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投入学习,弹性化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根据这样的规律,我尝试设计了弹性化的学生作业。
学生的作业一般都统一要求,不管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觉得,尊重学生的生命,就不应让他们把大量时间消磨在对个人而言无意义的操练上,如做一些他根本不懂只能去抄别人的作业。所以,作业布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学生新学的单词和句型在课堂上已经消化吸收,再布置其抄写的话,就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了。我尝试设计了让学生选择性做作业的两种策略:一是“先考再抄”;二是“选做附加题”。“先考再抄”策略是,在抄写之前先考一考学生,让学生参照测验结果,在所布置的作业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进行练习。这样,可以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当然,有的学生也会借机偷懒,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先考再抄”策略还附设了一条规则:选择练习少的学生如果在下一次的测验中成绩不好,要加倍做没有做的练习。“选做附加题”是指布置“附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做。比如,学完Fourseasons后,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一个季节,仿写一段话,并且配上一幅画,写完以后再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又如,用编写rhyme的方式对单词的发声归类。下面是三年级学生学完音标/α/后的自编的rhyme:“The fat cat likes jam.”“The fat cat is in the hat.”“The fat rat is at the table”。这些“附加题”难度虽高但很有趣,学生很乐意做。
三、设计有趣的情境
童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常给课文内容设计有趣的情境。为此,我还注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他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因为我知道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有兴趣去交流、去想像。如教学“Min and Mog's night”时,根据类似性,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片"Tom and Jerry”人手,让学生讲述和表演"Tom and Jerry”的故事,兴趣使得学生兴奋,争先恐后地投入英语对话情境,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课文“Min and Mog”的学习。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没有故事的课文,只有一些单词和句子。我就设法让它们变得有趣。比如,教身体部位的单词,我让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个动物或动画人物,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学习动词时,我让学生想像自己是一个superman或super girl,边表演边夸张地介绍自己做什么。学生有趣的描述常常引发出课堂阵阵欢喜。
重组教材是构造情境常用的办法。按照需要,打破教材的安排,有时将后面的课文提前,有时将前面的课文置后,把它们穿起来,构造一个童话性的情境。比如学习只有“Don't feed the birds;Don’t climb the trees;Close the door.”等六个祈使句型的课文时,我就把另一篇关于农场的课文跟这篇课文串起来,假设了一个情境:一群淘气的孩子到Mr.MacDonald的私人农场游玩,正玩得开心,Mr.MacDonald来到面前,发号施令,禁止孩子们的一些活动。
把新授的单词与已经学过的同义词联系起来,常常也是构成情境的办法。比如,新授单词banana,peach,pear时,与apple,lemon,cherry,grape等已经学过的水果词结合起来,在“购物”、“生日宴会”或“谈论最喜欢的水果”等情境下练习,不仅使单词学习变得有趣,而且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词汇的结构。
四、挑战学生的智慧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操练学习每一课里的几句话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样的学习还不能算学得好。受到指导老师评课启发,我感觉到,学生在挑战和焕发出他们智慧的时候,能够学得更好。我把形成智慧挑战的做法简单称为“让学生自己做”和“多问几个why”。
单词句教学的惯例是,由教师出示新词、讲解、跟读,让学生学会发音、理解含义。不但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还使本来有趣的对话、故事和韵文的学习变得枯燥。指导老师建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寻找新知识,再向老师或学生质疑寻求答案。这可是个好主意,一举几得。受此启发,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想像力,每堂课我都用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想像,自己设计一些情境。比如“A new classmate”一课有3个自我介绍的句型:I'm(name).I'm(age),Youcancallme_____.我让学生用这3个基本句型自己创设谈话情境,学生设计的情境非常有趣,其中有:在生日聚会或去游玩途中遇到新朋友;将自己设想成superboy,自我介绍非凡能力;将自己设想成某一动物,描述自己的特征,请同学们猜What am I?我感到,当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时,兴趣和效果明显提升。
教学中多问学生几个why,可以自然展开对话,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句型“Do you like ……What animal do you like?’教“I live in Shanghai.I love Shanghai”,我就可以问学生时多问一个“why”:“Whydoyoulike……”,“Why do you love Shanghai?”就会引发形成一些师生和生生之间有趣的对话,学生们也可以多接触一些新单词。学生喜欢这种拓展性的交流,因为这给学生带来了智慧挑战的乐趣。
学的快乐,教的快乐。我实践、体悟着:“没有教师生命活力的焕发,就不会有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
来源:《新基础教育》 作者: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沈春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