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观倪敏达《德艺双馨,知行合一》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9:4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y135 于 2014-2-28 19:44 编辑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规,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对于提升文化修养的人最需要读的是古今中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领导者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各级人士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倪敏达老师把弟子规中的精髓加以提炼,提出“中华圣哲4500年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五教,就是五伦关系或称伦理道德教育,体现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特点——教育以学习做人为主。深刻,透彻,详细讲解了弟子规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会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五教”,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今后,我还要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5:35 , Processed in 0.0168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