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良行育美德 教育重养成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1:01: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良行育美德   教育重养成

【摘要】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认知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方法措施,以促进全体学生养成规范文明的言行习惯为目标,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学生、贴近课堂的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终形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经验交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我校以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及学习习惯为出发点,以文件为指南,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校在养成教育工作方面的做法来谈谈。

一、确立“1112”养成教育工作思路

即坚持一个原则,明确一个目标,制定一日常规,创建两个环境。

(一)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教育,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那就是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农村九年一贯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又必须从学校实际,尤其是从学生的实际着手,让学生看得见、做得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养成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抓好学生一日常规训练,把十里河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的合格的毕业生。

(三)制定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一日常规。

根据《苏家屯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各方的论证和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出发,制定了《十里河学校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常规内容共分10个部分:1、入校,2、早读,3、课堂,4、作业、考试,5、课间,6、两操7、午休,8文明礼仪、9、卫生清扫,10、离校,。十项内容,共33个训练点。对学生从入校到离校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反复进行强化,学校便于操作,教师便于指导,学生乐于接受。使养成教育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四)创建两个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保证养成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取得成效,我校在环境创建上做足功课,下足功夫。

1.创建有利于养成教育工作的软环境。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教育局提出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上级有关养成教育工作的文件,及时传达相关的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教师对养成教育工作必要性,尤其是对学生终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消除教师尤其是初中教师,抓养成教育怕影响教学成绩的思想误区。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精神饱满了,教师在养成教育工作的行动上变得自觉了。

二是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我校明确了校长负总责,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养成教育工作管理网络。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评比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保障了养成教育工作持久高效地运行。

三是示范引领,教师先行。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教师更是如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学识修养、形象气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学校制定了教师礼仪规范、教师在校一日常规、教师上课常规等,专门例会对教师进行培训,强调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互相监督、互相纠正,使我校的教师形象立的住、叫的响,切实成为学生的示范者、引导者。

四是上下齐心,团结协作。对养成教育工作我校全体教师在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坚持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校领导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中层干部要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层层督促、层层落实,保证实效。

五是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养成教育只靠学校教育,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校携手,目标一致,才能保证和巩固教育效果。首先树学校形象,让家长信服;我们的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月报、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个别沟通等多种形式,尽全力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孩子的榜样,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目前,只要学校有号召,家长就行动切实促进了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2.创建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硬环境。

一是外部环境规矩、整洁、绿色、健康。起到影响、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教学楼前,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和锻炼区,树木和绿地将学生的篮球场地、运动器械场地及用石桌、石凳摆设的下棋场地分隔开。即起到了绿化的作用、又起到了在炎热的夏天为活动的学生遮荫避阳的作用。

教学楼后,主要是花园。分为绿化区和种植区。绿化区由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教师们自己动手,铺了1000余平涌路,修建了共60米长的绿色生态长廊,堆了假山,准备在东侧修喷水池等、夏天山葡萄、丝瓜、葫芦等爬满架,既是学生休息时间读书乘凉的地方,又是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环境教育的好场所。种植区,每个班级学生都在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自留地”(后边种植区每班一块),使之花朵更鲜艳,果实更饱满。不仅美化了学校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受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教学楼里丰富的厅廊文化,不同楼层的不同色彩,不同主题。一、二楼低年级是:净和静。三、四层高年级是敬和竞。当时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四个字的含义分别召开了主题班会。学校还根据德育教育的理念随处可见的养成教育温馨提示语,楼梯上养成教育的名言、警句,时时刻刻无声地提醒并规范着学生的行为。教室里的图书角、书法条幅、学习园地,以及每月更换一次的班级文化展板,都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设计、任意展示,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二、真抓实干,“一日常规”养成教育见成效。

(一)认知――明理

落实常规,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一日常规是什么?我们并不强调让学生去死背常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一日常规是如何要求的,每一条都要做到哪些?

一是教师讲解。给班主任一定的时间,利用晨检及午检,给学生讲解一日常规,使学生明白学校为什么要制定一日常规,学生为什么要按一日常规要求去做,并知道如何去做。

二是将一日常规编成三字歌,顺口溜及儿歌等形式,学生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强化记忆。

三是根据一日常规的训练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个人赛、小组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一日常规。

四是学校重点部位设置提示板,时刻提醒学生,要按一日常规要求去做。如,楼梯一侧的墙上挂着上下楼梯慢、静、齐,右侧通行,站一排等标牌;教学楼前后的花坛里立着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等提示语。

五是通过广播、宣传栏、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一日常规的认知度和普及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大家共同努力,一段时间,经过测试全校同学对一日常规的认知度达到了100%。

(二)训练――导行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养成教育重在行动,行动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所以在全校同学对一日常规的认知度达到100%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落在了一日常规的训练上,解决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做的更好的问题。

一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集中训练。班主任对一日常规的要点进行示范,如见到老师要敬礼,上下楼慢步轻声、课前二分钟准备、课桌学习用品摆放等,然后每个同学过筛子,经过一周的时间,各班学生基本掌握了一日常规的行为要点。

二是巩固训练。一、二年级班主任带领学生,从入校到离校逐个地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巩固;其它年级“结对互练”,每班学生自愿结对,共同练习、提高。每日自查,在老师的带领导下,每天放学前十分钟,学生对一日常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把一日常规要求基本落到了行动上,我校落实一日常规工作扎扎实实地拉开了序幕。

(三)监督――矫正

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一成不变的效果。尤其是学生年龄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行为反复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监督、耐心指导、及时矫正,不断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带班领导、值周教师,对入校、离校、课间、午休这几个环节认真巡视,发现有不规范的学生,及时指导纠正。如每天入校时,必有两名带班领导和一名值周教师,先于学生到校。带班领导在校门口“过筛子”,对行走不规范、仪表不整的学生及时矫正。遇有忘记敬礼问好的学生,带班领导会主动向学生问好示范,并要求学生按要求做一遍;值周领导、教师在楼内监控,学生上楼是否做到慢步轻声,排一队右侧通行,是否做到进教室按要求自习、打扫卫生,发现不规范的学生及时指导纠正,并反馈给班主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其次全校教职员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有不规范的学生,就要及时教育,谁发现、谁负责、谁纠正。重点关注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要从生活、上课、活动等随时监督、随时指导、纠正。

最后是学生之间互相监督、随时纠正。设文明监督岗,示范、引领,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纠正;设互助小组进行监督矫正。小组成员按班级自愿组成,在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活动中不断互相提醒;每日自查,在老师的带领导下,每天放学前十分钟,学生对一日常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纠正不规范的行为;通过活动进行矫正。如:每月以“矫正不规范行为”为主题的班队会、少先队开展的“弯弯腰捡一捡,张张嘴管一管”等活动。在活动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保证了落实“一日常规”的实效性。

(四)考核――激励

学校依据《教师一日常规考核细则》《学生一日常规考核细则》《班级落实一日常规考核细则》,对教师、对学生、对班级进行考核。对班级日查日结,每周总结评比一次,发流动红旗。学年末按红旗积累数量,评出养成教育示范班。对学生,依托区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手册》,每月进行自评,每学期期中、期末由班主任、家长分别给予综合评价,按照评价结果,每学年评出养成教育示范生。对教师,由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分别进行日常考核,每学期再由家长、学生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选养成教育示范教师的直接依据。同时也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的主要依据。每学年对评出的养成教育示范班、养成教育示范生、养成教育示范教师进行表奖。

诚然养成教育,让我们尝到了教育工作的点滴甘露,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时刻把握“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水平。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我们国家的公民道德素养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  洪  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7 11:32 , Processed in 0.0294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