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与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沟通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30: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师生间的沟通,不应只是形式上的你问我答,更应是老师带着真情走入孩子心灵的“心与心的沟通”。作为一个低年级的老师,遵循人性上的平衡,和孩子们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进行沟通。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智慧的开启听、说、做等多种通道,与孩子有效的进行沟通。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孩子进行沟通。

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深处,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才能引发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低年级的老师,鉴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更要用真情付出,去谱写“心”的对话,更要用润物无声的交流,去创造“心”的教育。与低年级孩子进行沟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尊重孩子。

既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对待,又要把孩子当做孩子来对待。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差异。学会放手,让他们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孩子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我们成人的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到老经验、旧事物的影响和局限,思维已形成了定势,对外界的认为缺乏新意。而孩子们不同,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是多彩的、多变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着不同的答案,尽管有些看法在我们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幼稚可笑。但是,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创造性,也许你在否定一个孩子不同寻常的答案时,你已经在扼杀了一个天才,一个发明家,一个创造者……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思维认识事物。记得一次上课我画了一个圆,让孩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孩子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亮,有的说是车轮,有的说是汉堡,有的说是披萨饼……答案很多也很美,我肯定了他们,孩子很高兴。在教师对他们肯定的同时,孩子们和教师的心灵得到了沟通,情感得到了交流。

二、语言儿童化

我们教师应该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思维认识事物。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对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切忌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一幅深不可测的模样,语言应该浅显、生动、儿童化,尽量用孩子的语气跟他们说话,如夸奖他们时,可用些夸张的语言说:“你是最最最棒的。”表示惊奇时,可用:“哇,好……!”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尽量多用些比喻、夸张的方法,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浅显化,孩子们才会容易接受。儿童化的语言,拉近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孩子们有话喜欢跟你说。
三、肢体语言儿童化
   教师在上课时,除了用口头语言去感染学生,还要用身体语言去带动学生。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语言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语”。人们除了使用语言沟通达到互相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由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语调构成的体语,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毋需使用语言,只要通过观察脸色,看看手势,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孩子们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孩子们同喜同悲,分担他们的忧愁。如,时而像他们一样为胜利而欢呼,并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胜利的姿势;时而像他们一样跺跺脚,摇摆一下身子,表示不满的情绪;时而夸张地瞪大眼,张大嘴,表示自己的惊奇;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情境,同孩子们一起学学小鸟唱,扮扮大灰狼,演演小青蛙。这样活泼的老师,使孩子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因此更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四、 教学手段儿童化
   孩子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手段应采取一些较为直观的方式,而且应该形式多样。如图片、灯片、实物、录音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学用具。

低年级的孩子们好动,坐不住,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学得有趣,学得所乐。如唱一唱,跳一跳,编个顺口溜,表演一个课本剧,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变得爱学乐学,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五、表扬学生要及时

对孩子而言,表扬是一个激发孩子兴趣的手段,运用的得当,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效果。孩子都希望到关注和表扬,而经常表扬老师则有时更受学生爱戴。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六、及时解答孩子的疑难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正是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耐心细心的解答,在这样的解答中也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孩子们的心是容易走近的,只要我们教师多花点功夫,孩子那扇紧闭的心灵之门就会向你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也是脆弱的,他需要我们教师在两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彩桥,这样,我们才是走进彼此的心灵,才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0 16:13 , Processed in 0.01588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