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闯城”游戏在篮球移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但是在传统的农村中学篮球教学特别是移动技术教学中常被演变为枯燥、乏味的多次重复性技能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常期的教学和实践中开发出“闯城”游戏代替多次重复性训练,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变向跑、滑步、侧身跑、急停、急起等移动技术,通过不断更新游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把篮球移动技术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能在有球、无球、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体会,达到终身锻炼的效果。 关键词:篮球、移动教学、“闯城”游戏 1.前言 移动技术是篮球技术的基础。对移动技术掌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专项身体素质的高低,如移动进攻技术由平移、转身、跳跃等技术组成,这些技术与学生的奔跑能力、腰髋关节的灵活性,爆发力等相互关联,而单纯的练习又特别枯燥、乏味。在一次游戏课上看到几名学生玩“闯关”游戏特别认真,给我很大的灵感,通过对游戏的改编研究了适合篮球移动教学的“闯城游戏”,为进一步研究此游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的掌握,制定研究计划与上届学生进行对比研究。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铁西区翟家初级中学2013届八年级两个班60名学生为实验班, 2012届八年级两个班56名学生为对照班。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篮球移动教学与训练的相关著作和方法,为本文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材料。 2.2.2访谈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咨询与探讨,同时也对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教研员进行访谈同时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磋商,听取不同教师对本次研究内容的意见。 2.2.3对比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情况。 3.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1“闯城”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二组,一组进功,一组防守。教师发令后,进攻队员要运用所学篮球移动技术躲避防守队员冲进内城,任何一名进攻队员从最后一个内城再返回到起点就为本队获胜,在进攻过程中进攻队员脚不能踏入到守城队员所在城墙内。如果在跑动过程中被防守队员碰到身体任何部位就暂时退出游戏到场外等待。防守队员脚不能进入内城和其它防守队员的防守城墙,但可以在中间通道内拦截进攻队员。 3.2游戏规则: (1)进攻队员可以在内城自由活动,但被任何一名守城队员碰到就得暂时退出游戏。 (2)如果实在冲不过防守区要与防守本城墙队员用“石头、剪刀、布”来判决,输的暂时退出比赛。 (3)在游戏过程中只能碰触头部以下部位,注意安全。 (4)获胜的队在下次比赛成为进攻方。 “闯城”图解 3.3“闯城”游戏在篮球移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和特点。 篮球教学中的移动技术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而且学生也不愿意主动练习。但若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这项技术,则可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延缓疲劳的出现,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促进大脑在良性兴奋状态下学会篮球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编篮球游戏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本课的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篮球运动技能,并在游戏中实践运用,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趣味性原则”篮球游戏的趣味性表现在学生乐于参与,在游戏中激发学生潜能。获胜者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者能够在游戏中得到启发和激励。“普及性原则”掌握一项技能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才能巩固所学,所以创编的篮球游戏要便于推广和练习。“公平性原则”创编游戏时要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和要求,使双方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的竞争。 “闯城”游戏能够运用篮球移动教学中的起动、变向跑、急停、急起、转身等多种技术,便于学生把教师教的移动技术运用到实战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篮球移动技术的要领和方法。进攻队员在同伴的掩护下冲过防守区或利用假动作等方式迷惑对手,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场上情况变化的习惯和能力,对提高学生在跑动中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一定的帮助,为以后学习有球动作奠定基础。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遵守规则、团结合作、通过研究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规则简单、人员可多可少、运动量可自行调整和攻防转换速度较快等特点,也适合学生在课间和午休时间进行活动,便于推广和练习。 3.4成绩对比分析 项目 | 对比内容 | 对照班 | 实验班 | 实验班等次 | 1000米(男) 800米(女) | 优秀率 | 20.7 | 40.4 | 1 | 及格率 | 68.3 | 78.7 | 1 | 立定跳远 | 优秀率 | 10.3 | 28.3 | 1 | 及格率 | 67.8 | 70.4 | 1 | 篮球往返运球 | 优秀率 | 45.6 | 77.9 | 1 | 及格率 | 86.9 | 96.3 | 1 |
这两届学生教材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改变教学方法增加了“闯城游戏”。通过成绩对比不难看出在同等教学情况下,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要远高于对照班的成绩,学生通过游戏不但增强了身体素质,而且在篮球技术的掌握上更加容易,教学更加轻松。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科学合理地应用篮球游戏这种特殊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完成篮球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游戏是篮球教学的“调味剂”,它可以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动作技术。只要教师合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对篮球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2建议 4.2.1在学习篮球移动技术时,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急停、急起、变向跑、变速跑、转身等基本移动技术,并及时对这些学生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样被表扬的学生才能更加自信,更有利于学生熟练运用和掌握。也能给其它同学树立榜样起到示范的作用。 4.2.2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游戏开发与设计,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让他们学会与同学沟通和交流,体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相互包容理解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2.3在游戏中,发现有的同学想浑水摸鱼明明自己应该退出比赛,但他假装退出时趁防守队员不注意,跑到下一城继续进行比赛,扰乱比赛秩序。针对这一情况我把参加比赛的学生分成三组,二组进行比赛,另一组在场外当裁判监督。失败的一组当裁判,获胜的一组进攻。这样既能让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又能让下一组观察场上情况,便于制定出新的进攻策略和防守方法。同时也能让场上队员都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形成了良好的比赛行为习惯。 4.2.4要及时提醒学生运用篮球移动技术,适时、适度增加游戏。学生在游戏时情绪较高,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游戏时间和次数,但也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鼓励他们课下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参与文献: 1. 刘福,等。体育游戏。北京:北就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安利,中国学校体育。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