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化教育取向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22:0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儿童化教育取向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沈阳市于洪区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     于淼

摘要

作为小学教师应该与小学儿童处在一种完全相互平等的关系中,身心敞放,以交往的方式引导小学儿童得到需要。小学教师应该能够用儿童化的教育引导方式,让儿童感受到这种“平等”的存在,拉近彼此距离,用小学儿童的方式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用儿童的方式指引儿童得出结论、解决疑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应该基于儿童化教育取向下,用儿童的方式来让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用儿童化的方式让儿童体味课文中透露出的高尚道德品质。

[关键词] 儿童化教育;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一、儿童化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存在的合理性

(一)历史演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拉近师生距离就要进入神秘独特的儿童世界,小学教师首先应该变成一个孩子。他也倡导小学教师的身上应该无时无刻闪耀着小小的儿童火花,这种儿童的火花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该拥有,而且是永不熄灭的。(苏霍姆林斯基,1981)他还强调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个性和精神领域正在形成中的孩子,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用和他们同样的东西去影响。也就是说小学教师要懂得用儿童化的方式方法影响儿童,教会儿童。

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儿童教育儿童化”的教育理念。小学儿童并不是一群缩小身体的成年人,这些儿童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一群人。小学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意志和思维去对待儿童、教育儿童,而是要用儿童的方式,通过儿童的世界里发生的事来解读所要讲授的知识、道理。这样的学校教育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释放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合理性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小学教育的事业上,对小学教师也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不再是原来简单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小学生的知心朋友、精神导师,走进小学儿童的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了最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都倡导小学教师要懂得关爱小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时刻做到学生为本,探究小学儿童的成长规律,努力调动小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积极性,站在儿童的角度,给予小学生合适的教育,指导小学生在学校里快乐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这些标准的制定都体现了小学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下突出了小学儿童的主体地位,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地为小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小学生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虽说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但却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语文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和拓宽,特别是小学语文,它是小学生逐渐成长、开始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利用语文的人文特质,还可以对培养小学生的品格、陶冶小学生的情感、开始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涓涓细流,浸润在字词的赏析中,流淌在文章的感悟中,丝丝渗透,延绵不断地走进小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熏陶着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

三、儿童化教育取向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儿童化教学策略,拉近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年龄隔阂。以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基础,用儿童的眼光,激发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使小学儿童以快乐轻松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兴趣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儿童满足情绪上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动力。儿童化教学策略就是针对小学儿童年龄特点,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一)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渗透德育

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他们只有对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能够做出判断和理解,很多“大道理”是无法从本质上理解的,但是却能够对身边人和事做出道德或价值判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把课本中的德育内容作以适当的延伸,将课文中一下对小学生而言较为遥远的德育内容,转变称他们的生活实际问题,他们就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感悟到期中的德育内涵。

如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课,小学生在阅读课文,通过文字的描写,可以在体会出日月潭的美丽,但要想进一步了解日月潭的所在地台湾,就必须了解目前台湾存在的问题,但是如何让二年级这些8、9岁的孩子他们内心深处真正体会理解这样的领土完整问题呢?如何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体会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呢?这就需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述:把我们的学校来做比喻,把校园的一部分比作“台湾”,这样学生能够迅速设身处地体会到祖国和台湾那种不可份额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通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将这种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细致地融流进小学生的心灵最深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巧设儿童化的问题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环节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里,只有语文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才能够引起思维活跃的小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的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些儿童化的问题,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那些富有浓郁启发性的细节内容,积极引导小学生走进这些内容。儿童化的问题的提出,便于小学儿童回答,只有这样才可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充分认识,成功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如在教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孟母断织劝学》一课时,当小学生学习到孟母知道了孟子上课心不在焉,想起湖中的天鹅就跑出学校到外面去玩这件事时,就生气地拿起剪刀,猛地一下把刚织好的布,剪断成两片这一段时,读到这样的场面,喜好想象的小学生脑海中一定会产生画面,内心一定因为孟母的愤怒为之一振。这时候就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个最佳时机,巧妙地设计出一些儿童化的问题进行提问:“同学们,孟子的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孟子如果认真学习,他的妈妈会怎么做?我们的妈妈知道如果有一天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会怎样?那么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等等。面对诸如此类问题,小学生一定会产生兴趣,非常愿意想一想。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就能够引申出我们在学习中不应该贪玩,应该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因为只有这样我的妈妈才不会生气。这样巧妙地设计了儿童化的问题,不仅仅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朗读了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能够顺势揭示蕴含在此篇课文深层次中的德育内涵。

四、总结

小学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引路人,还要做小学儿童的“知心姐姐”、好朋友,友善的牵起小学儿童的小手,共同感受幸福和喜悦,并肩克服成长路上的小荆棘、小坎坷,适当忘记自己的个教师身份,把自己当作他们当中的一份子,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小学教师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用孩子一样的心灵去感受孩子们的所做所想,用孩子的方式应到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这样,学校就会真正的变成所有小学生心中的乐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儿童化的教育策略完成“教书”,又实现“育人”, 用儿童化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终生受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5 14:21:56 |只看该作者
语文虽说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但却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4:40 , Processed in 0.01708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