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班主任是一门提升境界的技术活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3:0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私下里有人开玩笑说:想青春常在吗,想不得老年痴呆症吗,来当班主任吧。玩笑的原本意是宣泄心中的块垒:当班主任太需要超强的斗志了。你想在学生中昂扬耸立,必须是劲松,不管风吹霜打你都要精神不倒、毅力不到、敏而好斗、慧根扎实,否则你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太有机可乘了,然后会“麻烦”不断,“事故”频频。如果这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真实感受的话,那我们老师眼前站着的不是学生而是顽敌;我们自己不是老师而是角斗士。而教育的最终结果大概不会是桃李芬芳,而是荆棘丛丛,亦或蔫花弱柳吧。而我们班主任恐怕患不上老年痴呆也会得上战斗狂。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要为活人服务。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所谓“和谐的人”,按照他的思路,也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因斯坦的上述基本教育思想,与我们所主张的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们班主任作为学校目的的履行者面对一个个活人、一个个有智慧的活人、一个个能制造所谓麻烦的活人,是要扁服了他们,还是要怀柔了他们,先贤圣哲们早有明示:因材施教是告诉我们,学生是园林里的花卉,栽种灌溉、剪扶调养不可千篇一律、等同对待,而且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花每一草都生机勃勃,让他们既展示了个性的风采又带来了整个园林的和谐。育人者,艺人者。艺,培植,培育扶植之意;同时又有如何栽培的成分寓于其中,或培或植都须讲究艺术手法,手段灵活,技法高超。绝非憨直农人的硬性胡来,弯的无情拔掉,矮的揠苗助长。

做班主任是一门技术活。为活人服务,为你所爱的活人服务是要讲究技巧,而不能动不动就剑拔弩张。将军的一张脸是用来打天下的,老师的一张脸是用来感化心灵的。战士的手段是武力,老师的手段是智慧与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既然如此她就该和所有艺术一样,放出眼光,学会欣赏。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以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就如废墟也会展示深沉的睿智,需要我们以欣赏的眼睛去发现它的内在。哪怕是浑身带刺的学生,他也会拥有野玫瑰的馨香与魅力,欣赏他、挖掘他,让他的馨香融如入我们的生活,那之后他也会使一个和谐的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愿望是能被人欣赏。因此,哪怕是表面再不在乎的学生,都会有强烈的赏识需要。所以我们班主任决不能做凶神恶煞的惩戒者,而应该做雕塑家,哪怕是泥都能让它发挥极大的作用,用慧眼、用巧手化泥为飞鸟有飞的气势,化泥为英雄有擎天的伟力。赏识教育需要我们用坚定不移的爱心,用宽广的胸怀和平和的心态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哪怕是抱怨;把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包容进我们爱的胸怀,多厚的冰也会融化多尖锐的刺也会软化,以柔克刚,“兵不血刃”。当我们心中有爱,当我们眼中有欣赏,当我们为迷失方向的学生点起一盏心灯,他们便能够爬出心灵的沼泽,重拾勇气和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会欣赏,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只要我们还关注着那片心灵的土地,就在那里投注真情,去小心翼翼地播种,去关怀备至呵护,去深思熟虑地培养,那心灵的花园必会生机盎然。

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讲究灵活的应变技巧。不能仅仅是比别人更执著、更无私、更热烈;也不能仅仅是“活着干,死了算”的拼搏毅力释放。现在的孩子不大买这账,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为他们堆积了如山般的爱、如水深的情,多得孩子们都麻木不仁了。既然如此我们爱的教育的,同时就该更讲究艺术。就如车间的技术指导,问题时时有、日日新,你的技术指导就不能是千篇一律、“一以贯之”。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学生,不同的孩子心理状态不一样,同一个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不一样。他今天清醒,明天糊涂;她今天爱学,明天懒惰;他有时很乖,有时胡闹;他常常逃课;她逆反父母;她精明聪慧、问题不断;他博学多才,青出于蓝……面对种种,我们总不能千人就几句:好好学吧、老实点、考好大学之类的套话吧!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是眼要活、心要灵、方法要多。你要敏感地观察到学生的变化点、矛盾点、出色点、突破点、徘徊点、失落点。然后对点下处方:当学生变化时,你能否抓住契机让他实现化茧为蝶的蜕变;当学生矛盾时,你能否在他剪不断理还乱时为他找出头绪让他走出迷茫;当学生为自己的出色而沾沾自喜时,你能否如哲人般点透‘优秀的真谛是低下头来认真填补人生的重重漏洞’;当学生为自己的失败而苦恼失落时,你是挖苦、是鼓励、是智慧的启发、是鼎力的相助、是朋友般的诤劝,还是视而不见。种种问题都在考验我们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摆着一副封建大家长的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那还是靠边站、好好观察社会的多样性吧。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的复杂要求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必须要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学生要眼到,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学生要心到,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对学生要专业加艺术、爱心加智慧。如果非把学生看成劲敌,那就不要“灭”了他们,而是要收服了他们。何况我们的学生不是强敌,他们那么可爱、那么富有人情,他们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生机与活力。对学生我们也要感恩!因为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太多的东西,我们的境界因他们而提升、开阔。




                                                                           沈阳市第五中学杨艳侠



2011.7.2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1 23:03 , Processed in 0.0158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