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的心理 成就成功的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0:4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健康的心理,成就成功的人生

        ——关注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在城市和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据资料显示,全国有1/3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政府、学校、社会等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帮助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纯,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对于很多的学校来讲,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为了满足开课或者应付检查、粉饰学校形象的目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重视程度也就有限。第二,对心理健康教育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学校片面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就是搞心理测验、建立心理咨询师或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得其形,未得精髓。第三,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多缺乏专业性。尽管目前一些地方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活动,并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研究工作,但从总体来看,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杂拼从教人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从教者既不知晓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因而难以取得应有的绩效。

其次,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难以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学生多不愿意求助辅导老师。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5%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是,并不愿求助于老师。前面已经提到过,现在学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多非专业人士,而是由其他的老师兼任,这种现状导致在角色的认同上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混淆,让学生很难与其建立相互的信任;其次,老师的兼职性,也会让学生对其的专业性和判断大打折扣。这从一定程度上使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很多学生在真正遇到心理问题的疑惑时,并不愿意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惑告诉老师。

再次,家长存在教育上的认识偏差,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有调查表明,有不少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在学习方面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家长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孩子的能力培养,特别是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是出现了“中空状态”,对家中老人的教导视为唠叨,不愿听取;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他们的父母却给予不了及时的关心与教导。据统计,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大多源于家长,而很多家长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常常忽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最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一切向钱看”等已严重污染到学生的心灵。现代大众传媒如电视、广播、书籍、报刊杂志、录音、录像及宣传品等所传递的某些不健康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侵扰学校的领地,学校也防不胜防,这对于还没有确立正确信念和人生观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毒剂,毒化他们的心灵,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控制,很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应当明确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哪一方面的单独责任,而是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隐性教育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教合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共铸整体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德育化、课程化和医学化的不良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拓展,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健康、茁壮!

                                                                        商河县牛堡中学

                                                                                  李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5-5-30 14:45:27 |只看该作者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5-5-30 14:46:55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隐性教育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5-5-30 14:47:41 |只看该作者
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共铸整体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德育化、课程化和医学化的不良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拓展,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健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21:18 , Processed in 0.0180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