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 刘燕《心理健康——清、调、补》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0:3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润 物 无 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

刘燕《心理健康——清、调、补》学习心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效地结合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品德是人才的灵魂。如果我们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那么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教育也真正实现了既教人也育人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
  1、鼓励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
  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且容易受到“社会助长作用”的影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气氛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变得呆板拘谨。虽然被迫接受了一定的知识,但难以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我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集中发言,只要他们能表达自己见解的,我都予以表扬。课堂上我作为普通一员置于学生主体当中。我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孩子,你认为这句话应当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你的说法就是创新。”“你真聪明!”“你的想法都把老师打动了……”把一声声赞扬送进孩子的耳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就孕育在这种心境中。
  2、 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
  在教学中,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十分重视每节课的导入,例如:在讲<《再见了,亲人》这课时,我伴随着音乐,带着感情叙说着:“在那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有多少亲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在送行的人流中匆匆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我们紧握住大娘的手,动情的说着什么?”同时我还创设情境,创造场合,环境,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  

    所以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它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从而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二、施加师爱,减轻心理负担

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将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为人师者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学生,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负担,就能使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更好地学习。

许多单亲家庭和留守的学生因得不到健全的关爱,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嫉妒、焦虑等不良心理,出现一点差错就泄气不前,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心理负担。这时,如果教师能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多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消除消极心理,学生就能减轻压力,产生积极心理。我班中有几个学生十分胆小、自卑,遇到一点小事就泄气,学习一直上不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课余,我常和他们聊家常,使他们感受到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课堂上,我也常针对性地让他们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及时鼓励,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时间一长,这些孩子不仅成绩上去了,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叉联系,叫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层性、自主性、求异性、情趣性、差异性等特点,因此它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符合因材施教的特点。因此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便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1、活用切实有效的启智方法
  例如,学了《麻雀》这课后,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给文章换题目发散学生思维,有的把题目换成《母爱》,有的换成《拼搏》等,变换题目的训练即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课堂心理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如:《赵州桥》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既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用料。”这句话的意思。对赵州桥这种特点的设计,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做实验,体会拱形的力量,用一张纸作桥,两岸可以用书和字典代替,上面可以放橡皮、尺子等较轻的东西,学生积极性很高,对学课文一下子就产生了兴趣。有的学生还想到了别的设计方法,虽然,有的同学实验不成功,但学生动了脑筋,进行了创新思维,我同样表扬了孩子们。  
  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是可行的。
四:创设条件,实现自我教育

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各种方式,为心理教育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提供多种渠道。(1)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扮演“小老师”,编手抄报等活动,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凸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2)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困惑,倾诉自己的心声,排遣心理障碍。(3)淡化考试,灵活检测手段,突破评价方式。如成语接龙,查工具书,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手工制作等。让大多数学生有获奖机会,能展示自我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4)在作文中设计一些有关心理问题的题目,让他们学当心理医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但教师在设计这些题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不能贪大求全,把握好“度”。

总之,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愿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5-6-3 20:53:47 |只看该作者
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愿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17:16 , Processed in 0.0174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