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几种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究性学习正逐步走进课堂,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顺应了当今同学对外部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能真正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对同学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大有裨益。这种过程的学习方式,大大有助于矫正保守应试教育带来的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弊端。因此,是值得提倡与推广。但假如我们深入课堂,就会发现探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这样一些缺陷:一是多数同学只能悟为主的浅层探究,对文章内涵难以达到深层掌握;二是同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许多时候显得较为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这些缺乏通常导致的结果是,无论课堂上同学探究得多么热闹,下课检测的效果都并不好。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根据“兴趣相投”的方式进行分组 有效合作和探究存在于能有效合作的团队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前提是要建立能开展有效合作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的建立不能随意组合,而要讲究科学性。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态度、价值观等,不能够让学生自由组合。我在平时的听评课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就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许多小组,表面上看来是不错的,热热闹闹,但是在其中,有许多学生就借故贪玩,有的学生滥竽充数,真正在小组中起的作用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结果老师通过与几个学生的互动就完成了这一教学环节,这样就没有使教学面向大多数学生,而是面向那几个学习较为优秀的佼佼者。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参与的程度,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激活思维。
1.创造情景,灵活提问。
情景再现了知识的背景,能够让学生调动生活、知识、情感积累,迅速有效的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起到了新旧知识衔接、前后情感共鸣的较好效果。可以结合教材、题材特点,采用课件、图画、谈话、置疑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情景,再通过教师或学生明确指向、紧扣重点、水到渠成的提问,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突破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内容导入,启发思考的效果。这样师生就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展开下一步的探究学习。
2.紧扣课型,巧妙提问。
有的课型全文的中心表达比较集中,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比较鲜明,新课前可以直接置疑。由疑问直扣中心和重点,来理解主要内容,明确写作目的,体悟文本情感。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可引导置疑“工人是怎样修路得?”“修这条路有什么作用?”“祖国修得铁路很多,为什么要写修这条路呢?”问题有了,学习内容就明确了,后面的教学就不言而喻。 二、让老师“下海”学生“上岸”,以求对学生教学合理引导 合作探究学习以自主为前提,但这并非是让每个学生各自为政,而是要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的同时加强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缺位,不能成为纯粹的旁观者,而是要成为睿智的引导者。小学生毕竟知识积淀少,对事物现象的认知能力弱,完全靠自身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可能性很小,而有可能走偏方向,从而带来负面效应。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开始之初,教师就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教师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中全面体现。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要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 三、紧扣课堂内容,对探究问题进行巧妙设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结合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不宜过难也不宜过简。太难了部分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太容易了优秀学生又觉得无味。所以设置问题时,最好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饱”。既能突破本课难点,又能彰显本课的重点,从而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富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有《童年冬阳骆驼队》一文,这是一篇成年人怀旧的课文,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很小的时候在北平故里的几个生活片段,抒发了作者对童年一去不复返的惆怅。这篇课文内容与教师心理上容易共鸣,但与学生则由于时代的不同易产生距离。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读后的收获。让学生想想自己现实的生活,与课文所描写的童年进行对比,小组展开合作探究,讨论课文表现出的情感内容。 探究活动实施要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重视课内探究鼓励学生讲问题延伸到课外。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映社会现象与热点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最重要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利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陶冶情操。通过实践体验,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现实,学生真正了解了知识探索过程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最好的锻炼和最好的知识。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实环境,研究的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研究的空间由校内扩展到校外,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经验。例如:环保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开展“绿色行动”—环保形势调查。让学生走向社会。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及科技相联系,把传授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探究是学活知识,会用知识的关键。只有在开放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才会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创意体味创新与探索的乐趣。 四、探究活动设置要有选择性,引领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基本知识。 探究活动安排必须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学悉又感兴趣的材料、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完成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探究问题的选择必须准确合理,否则会出现该探究处不探究,没必要处空探究的情况,一般来说,在一节课中选择一到两个点,作为探究的设置比较恰当。往往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或道德情感处设点探究。这样既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气氛,又能激发学生思维和价值冲突,去的理想的教育效果。 因此,要保证探究活动的实际功效,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每节教材的知识内涵与基本思想,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积累水平,准确设置探究情景,有效组织探究过程。 五、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总结反思教学得失 当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完毕,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便于下次的学习能够及时避免。除此之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个别访谈、知识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这对于自己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曾记得有一个名师说过:“一个在教学中及时总结和反馈的老师才是一个不断成熟、不断提高自我提升的老师。” 由此可见,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反思,全方位地反思,有效地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养成,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给予思考和关注,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使这种学习方式得以更加完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