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6-30
- 最后登录
- 2017-5-1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31
- 精华
- 0
- 帖子
- 1
|
学生沉默上课的现象在农村中学比较常见,原因主要有:(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给学生知识,使其成绩提高。教师认真上课,学生努力学习,就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在中、高考的美好企愿下,这种思想在农村还根深蒂固。学生寒窗苦读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通过中、高考走出农门,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至于素质教育,农村的人们考虑的还没那么长远,或许有的人还不明白。(二)受性格特点及习惯的影响。一提到农民,人们自然想到其淳朴、憨厚、善良的特点。我们的农村孩子受其父辈的影响,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些。他们平时沉默少言,甚至有一点羞怯,他们在生活中不太爱表现自己,也有的因语言表达能力差而略显自信心不足。但他们脚踏实地,常默默地努力。(三)受农村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文化不很丰富,除了电视,他们平时见到的只是有数的几句标语和几个谈不上文化味的招牌。因社会范围小,文化层次低,也造成了他们交流少。在学校里,因受农村中小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是面对教科书和课堂。上课时面对优秀大师的精典之作,很难达到畅所欲言的程度。
怎样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呢?首先,要改变观念。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避免单纯为了考试而努力,还应当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多加引导。其次,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尽可能调动其积极性,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教师也应当放下权威的架子,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断然否定,而应该多帮其分析原因,促其进步;同时,教师要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另外,学校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环境的文化色彩,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制度也应有张有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好学习的良好习惯。
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材施教的课堂提问很重要。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手段、联系师生思维共振的纽带、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能否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就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语文教学更是引导学生感悟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角度不同,对文章的感悟也就不同,初中学生学习的差异变大,教师课堂的提问面对全体,就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因此,因材施教的提问更重要。
怎样做到因材施教的课堂提问呢?
第一,课堂提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很多教师为了克服满堂灌教学,广泛地使用课堂提问。但由于不少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虽然满堂都是“问”,形式上很热闹,却因许多问题提得不得法,效果不好。提问要先研究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逐步引导。
第二,课文重点处切入,从主干问题切入文章都有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处提问,不仅让学生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对课文的重点处加深了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第三,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的兴趣。学生对于每堂课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想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提问要注重方式。递进的方式能使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所谓“递进”的方式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互相呼应的问题,使学生步步深入,拾阶而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
还有,语文课堂的提问要优化,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特点进行,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情感态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课堂提问为契机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语文教学的魅力。
当然,因材施教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这有赖于广大教师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精于归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
|
|